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对大江大河的建设投入巨大。在工程措施方面,堤防、河道、水库大坝建设等方面逐渐完善,为我国的防洪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非工程措施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雷达系统测雨水平、自动遥测技术、防汛预警预报系统等方面逐渐完善。但是小流域的防洪工作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小流域山洪灾害的可预见性小,突发性强,一旦发生山洪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溃坝、桥涵漂浮物拥堵,道路阻水等情况都可能会发生,从而进一步对当地民众的生活、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灾害及损失,亟待加强研究。本文以辽宁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与研究课题为背景,选择清原县2013年8月16日洪水中受灾最严重的南口前村的海阳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历史洪水灾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量化描述流域的涉水工程变化对研究区的淹没影响,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多种可能发生的工况,得出不同方案的洪水演进结果并进行分析,对提高该地区防洪安全提供一定借鉴,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由辽宁省清原县2013年8月16日暴雨洪水灾害情况入手,根据受灾统计调查,选取出洪水灾害最严重的海阳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并对流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整理,对其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及受损原因进行分析。(2)采用Mike Flood对研究区进行水动力模型构建,用1975年实测洪水资料对一维河道进行参数率定,1985年实测洪水资料对一维河道进行检验,用实测2013年8月16日发生的洪痕进行二维地形验证,证明了模型的适用性。对比了2013年8月16日洪水在不同工况下的洪水演进特点,量化描述其淹没规律。(3)不同工况下洪水演进结果进行分析。利用《辽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计算出研究区不同频率的设计洪水;根据研究区曾经发生洪水时的历史工况,对研究区不同桥梁可能发生的漂浮物堵塞情况进行组合,得出不同方案;对同一设计频率不同工况方案的洪水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对各方案的结果进行统计,得到不同情况下的淹没演进变化,淹没范围的变化。本成果对有效指导后续山区小流域涉水工程综合治理,保障山区河道安全行洪,保护流域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提高山区防洪减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