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ask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中医血瘀证患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血瘀证与氧化应激的关系,以加深对2型糖尿病血瘀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并为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借鉴。  方法:按照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血瘀证诊断标准,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41~70岁,平均52.60±8.10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8.74±6.93年;另设健康对照组共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41~70岁,平均51.73±9.32岁。患者纳入本研究组后,先由患者自述临床症状,再由临床医生进行症状询问,并依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及询问的情况进行症状打分,根据症状打分情况,按照证型划分的标准确定证型,同时患者进行检测以下指标: SOD、MD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液流变学指标,运用华西医科大学PEMS3.1医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结果:(1)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氧化应激指标中:SOD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MDA明显升高,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PG明显升高,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1c升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中:全血黏度高切、中切Ⅰ均升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切Ⅱ、低切Ⅰ、低切Ⅱ、血浆粘度明显升高,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2型糖尿病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比较,氧化应激指标中:SOD降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MDA明显升高,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PG、HbA1c升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中:全血粘度高切、中切Ⅰ、中切Ⅱ、低切Ⅰ、低切Ⅱ、血浆粘度均升高,均有显著差异(P<0.05);(3)2型糖尿病患者血瘀证积分与 SOD呈负相关(r3=-0.397,P<0.05),与 MDA呈正相关(r4=0.382,P<0.05),与FPG、HbA1c呈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1=0.562和r2=0.515。  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血瘀证积分与氧化应激指标—SOD呈负相关,与 MDA呈正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氧化应激有明显相关性。(2)2型糖尿患者的血瘀证积分与 FPG、HbA1c呈正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高,病情严重者,血瘀证亦较重。(3)2型糖尿病血瘀证组较非血瘀证组SOD降低、MDA明显升高,FPG、HbA1c升高,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升高,为2型糖尿病中医血瘀证候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室诊断参考依据,提示氧化应激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作为中医血瘀证监测的主要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深入系统地研究《黄帝内经》(简称《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伤寒杂病论》四大经典中下法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临床防
目的:通过观察记录10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后2周内的舌苔、脉象、症状、体征等,总结概括出其证候,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初步研究其证候分布及动态演变规律,为进一步认识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