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的非常迅速,国家旅游局对其发展更是非常重视。先后推出“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旅游年”。其中,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乡村旅游线路跨20个省,1万多个村。2004年,推出“中国百姓生活游”的旅游主题,其目的就是通过旅游者走进百姓生活,百姓参与旅游活动,城乡游客带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外,乡村旅游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被认为是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在乡村旅旅游挽救农村经济衰败的同时,2006年,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战略部署”的政策号召,国家旅游局又将该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这一举措无疑再次使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更为紧密结合。因此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开发,在我国农村未来发展中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将慢动(4-M)和乐活(LOHAS)的生活方式,人民生活品质(Life Quality)和人民福祉的提高以及相应的基尼系数的降低等这些理念给融入到此选题上,并在具体的实际案例运用中,项目设置上得以体现。
(2)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完整地结合起来并提出它的开发模式。
(3)针对崇阳百泉省级地质公园的资源禀赋情况,在功能区划的指导下,兼顾区域平衡,选取十村,对这十村进行分析,具体提出并应用此开发模式。
整个论文共分为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两大部分,共包括五个章节。其中,前二章主要是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主要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结合切入点分析;第四章选取崇阳百泉省级地质公园中的十村进行实例研究;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不足提出了未来展望。具体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这个部分包括三个方面,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立题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思路和意义。在这个部分,研究的意义中,从旅游者对当今社会一种生活方式乐活和慢动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从衡量城乡发展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以及权衡人民生活品质和人民福祉等方面寻求切入点把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进行交集对接。
第二章为理论研究综述,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分类和总结,了解国外研究方向和思路、研究新成果或突破;把握住国内研究现状的不足,研究方法、趋势、新领域和困难。此部分从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和两者互动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综述。中国特色国情下的新农村建设从国内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度和政策解读两大方面来阐述。其中,政策解读由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意义和“新”字解读三部分内容组成。乡村旅游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大方面,概念界定,特征和一般理论三个小方面内容来阐述。
第三章基于乡村旅游的新农村建设开发模式,在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新农村建设的九大模式,这九大模式的划分主要从资源和业态的角度来划分,针对资源的实际提出不同的开发模式。乡村旅游的二大类观光型和参与型以及六小类开发模式,并且针对这些开发模式以国内外最新的案例进行举例分析。除此,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交集基础上,以资源和区位为依据,得出了3大类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及对策,并且给出了示范村选择的因素。
第四章案例实证分析,选题案例主要是湖北崇阳百泉省级地质公园。在这个部分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情况和区域平衡的条件,选取十村,以“一村一景一品”为目标,打造十个不同功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这个部分,此十个新农村建设的开发模式从实例上与前一部分的理论进行了对接。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分析创新与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