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股权质押凭借流动性好,操作简便等优势成为一种广受资本市场欢迎的融资方式,尤其控股股东进行的股权质押活动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更加引人注目。股权质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市公司融资困难的问题,但该种融资方式并非毫无限制,一旦股价跌至“平仓线”,质权人将面临着丧失控制权的风险。本文将以信用评级为研究方向,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与上市公司信用评级之间的相关关系展开实证研究,从而对股权质押产生的经济后果做出进一步的思考。首先,本文在相关背景介绍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信用评级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其次,本文以现有的文献研究为基础,提出理论分析与假设。之后,本文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以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为分界点,选取2006-2017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信用评级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展开实证检验,并对研究结论做了进一步稳健性检验。最后,本文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活动会降低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第二、合理的董事会结构能够更好地约束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减轻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信用评级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二者关系更加显著,即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股权质押产生的经济后果的学术研究,拓展了信用评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了解上市公司融资环境的新角度,帮助其更全面地洞察投资对象的未来偿债能力,从而预防和降低投资风险。此外,本文的研究尚有不足,比如我们选取的样本是国内多家评级机构做出的信用评级数据,各家评级标准的差异导致评级数据的一致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可用样本量较少;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期长短的因素仍需要进一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