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凸显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是学生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领域。尽管美术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使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从形式上显得丰富多样,但从教学理念上,教师还是把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作为“独自式”的传授过程,把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单纯地理解为教师向学生介绍美术作品,即使学生对作品有多种认识和感受,但教师还是努力让作品的答案固定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的本质规律。本文在深刻领会《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借鉴了有关对话教学及美术欣赏对话教学的研究成果,从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本质特征出发,试图探讨对话教学在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这一新课题。全文共分六部分:引言:引出本论文的问题第一章:使用文献研究法,论述对话教学的发生发展及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论述什么是“对话教学”及其特点;在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开展对话教学的意义。第二章:实验工具为人美版教材第13册,以第七课《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为例说明对话教学的五种基本类型在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实践应用:其中论述了在本课中教师与文本对话,通过初步解读教材把握本课整体设课意图,在此基础上读与本课知识点有关资料以达到深度理解教材的目的为课堂教学设计话题做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文本对话主动了解教材,形成自己初步的观念,以便在课堂上能与教师和同学互动,展开话题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会出现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在师生对话时,双方互相包容,相互接纳共同参与;而在生生对话时学生之间会进行相互交流、互补、合作与探讨;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师生双方会自己与自己进行对话,对自己的观念反思重构。第三章:对话教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师深度解读文本和透彻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话题,教学目标,教学话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导课阶段环境预设引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步一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在对话过程中解决教学重难点,最后在对话教学结束前要师生对话题、知识,教师回顾与反思进行总结,三个策略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并以《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为例说明如何把对话教学的教学策略应用到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第四章:对话教学的教学评价方式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评价的内容除了教师对学生在欣赏活动时所做出的评价外,还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和师生双方对自己展开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观察法使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学生之间互评,课后可以用问卷调察法、访谈法了解学生的水平及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测。以《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为例说明如何把对话教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应用到初中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结语:主要对对话教学在初中美术“欣赏·评述”领域实践研究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