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分叶状肿瘤7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分叶状肿瘤约占乳腺肿瘤的0.3-1%,临床表现与常见乳腺肿瘤有相似性,加之术前诊断困难,极易造成误诊。分叶状肿瘤因其生物学行为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多不一致,临床表现常有难以预测的结果,误诊误治后导致局部复发率较高。本文通过分析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诊治中的特点,以提高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和附属第二院2006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电话随访,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中7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5-73岁,中位年龄45岁。发病到就诊时间为2天-12年,中位病程1年。绝大部分患者(58/71)以单发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肿块最大径1-20cm不等,10例≥10cm,平均5.36cm,位于外上象限29例(36.6%)。62例患者术前行B超检查,其中11例考虑为分叶状肿瘤,15例考虑为乳腺癌,18例考虑乳腺纤维腺瘤。手术方式分为乳腺局部切除术30例(42.3%),乳腺局部扩大切除术15例(21.1%),乳腺切除术26例(36.6%)。术后病理均诊断为乳腺分叶状肿瘤,其中良性30例(42.3%),交界性22例(31.0%),恶性19例(26.7%)。成功随访60例,随访率84.5%(60/71),随访时间6-8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成功随访患者中共有14例出现局部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3个月。1例恶性分叶状肿瘤患者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后出现复发,行辅助放疗治疗,1例恶性分叶状肿瘤患者出现2次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后接受辅助放疗,2例患者均未复发。对年龄、肿块直径、肿块有无短期增大病史、月经状态与病理学分级之间的关系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临床特征、手术方式、组织病理学特点在局部复发间的差异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手术方式(P=0.019)在局部复发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单发无痛性肿块。术前误诊率高,确诊依靠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目前分叶状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显示不同手术方式在局部复发率的差异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9)。对于良性和交界性分叶状肿瘤推荐采用乳腺局部广泛切除术(保证切缘在1cm以上),对于恶性分叶状肿瘤或局部复发,甚至是多次复发患者推荐采用乳腺单纯切除术。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预设的必要性.教学预设也就是通常情况下所俗称的备课;备课通常所追求的是基于"深度"的运作,即:"深度备课".而欲论及"深",则又必须关注到"浅"—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物理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该内容的教学做了一些分析
乡村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近些年随着相关政府政策与法律文件的出台发生了诸多新的积极变化,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生活水平等均得到显著的改善
目的:术后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复发和死亡风险,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关系着患者的生存期。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数是临床判断预后的因素之一。国外有研究报道:
环境污染与环境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本研究是尝试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大冶湖的水体污染现状与环境背景,并分析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而提出了大冶湖水体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的研究,探讨岩性圈闭发育的控制因素,结合已发现岩性油气藏的研究,分析福山凹陷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域,旨在为
论述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3个发展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特点及问题所在,并在我国多年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与探索基础上,总结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取的经验。
本文试图通过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观察、体验,领悟"力的实际效果"和"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通过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力的分解方法,感悟力的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新农人"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具有很强互联网思维及创新思维的新兴群体,其出现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但新农人的成长仍面临新农人自身、农产品、互联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