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批评是对所有的音乐现象,重点是对创作、表演、传播成果的是非成败进行评说的一项活动。针对音乐的传、授双方,它一方面客观评价音乐工作者的艺术成果、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另一方面又向社会推崇优秀、明析良莠,以提高社会的音乐鉴赏水平。本文就当今中国发表于平面媒体的音乐批评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做了详细深入地探讨。研究本文的目的一是因为音乐批评是我这几年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也打算作为今后的主攻研究方向,二是对目前我国乐评界人文关怀的现状进行理性的解构与探讨。
音乐批评容纳了文化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一系列综合性的理性眼光。在其理性构建中,呈现更多的是批评者个人对音乐的现实与历史事项的价值取向的认定,理想归属的隐喻。所以说,在大多数时候,乐评与人文情结,有着唇齿相依般的关系。
本文总体上分三部分:一是论述当今中国乐评界的现状;二是仔细剖析现有乐评之人文关怀精神;三是再次提升精神围度,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与论证媒体间的乐评与人文关怀的问题。
中国当代的音乐批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摆脱了过去政治意识形态传声筒、留声机的附庸地位,取得了批评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并且在开放的大背景下,获得了更广阔的视野。目前的乐评存在着三个主要的艺术观念,那就是以“主旋律”为代表的官方艺术批评观念;以大众流行艺术批评观为代表的民众艺术批评观;以学院派为代表的“精英艺术”批评观念。当然这种划分是相对意义上的,许多时候它们呈现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
平面媒体是音乐评论的主要刊发地,之于乐评也是最有论证价值的一种媒体。专业的音乐刊物,有如《音乐艺术》、《天籁》、《交响》等。大众性的音乐刊物如《音乐周报》等。另外还有综合类生活周刊/报的音乐板块。如《上海壹周》等的影音专栏。本文撷取了数篇发表在各种刊物中的乐评精萃,其中既含有否定性批评的文章,也有肯定性批评,以及既肯定又否定性的批评文章。
在当今媒体乐评的重点部分罩,作者从以下几个不同角度作了分析讨论:一是李皖的乐评。十多年来,李皖始终是为数不多的人性化音乐评论的写作者之一。评论他写作的主要方向是摇滚与民谣;二是“谭卞之争”后数家媒体的反应与表现;三是“李宇春现象”:在热捧与鄙视中生存;四是牵引出文人的乐评:余华《重读柴科夫斯基》;五是由余华的文章发掘出近几年来乐评界萌发出的另一股炙热的新势力,也就是源于民间的“精神的中产阶级”撰写的乐评。以上的五点,涉及了相当多的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平面媒体音乐评论之人文精神的细节问题,且在每一个例证后,均有作者的看法和态度。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提升了审视的视野,上升到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并讨论这些问题。分四点论证:网络与网络音乐对当今人们精神走向的影响--速食音乐与速食化的乐评是不可小觑的力量,我们应当在越来越多的人只听MP3只看论坛里短小精悍的乐评的时候,从大爱的视角-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对读者趣味的引导---用音乐唤起人们的自省;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后现代音乐对国人的影响一批评理论西化的倾向,如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等,主要显现于专业音乐评论;音乐批评在音乐社会学中的科学依据在于音乐批评是音乐社会生产活动中音乐反馈信息的基本体现、延伸和发展。音乐社会是音乐批评的前提,音乐批评是音乐生产的必然后果。我们要观察结果取舍的分析,观察对象内部结构的技术和艺术分析-更多的是倾向于回答技术上或艺术上的“为什么”。最后一点又回到人文精神上来,即06年末《南方周末》发起的一场讨论“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吗”。本文主要论述了乐评与当代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亟需的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在以上的论证中作者主要运用了文献调查法与访谈法。作者认为其成果是:文化是一种持久的魅力,精神是一种深远的动力,作为文化、精神相结合的结晶,音乐批评服务的人群是那些追求生命质量与生存和谐的人,这也是人文关怀在音乐批评里散发光芒的地方。
作者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当今中国平面媒体音乐批评的人文关怀精神,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正在形成一股壮大的势力,但是总体状况仍低于大众的隐性渴求。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现象,如精神的中产阶级撰写的非专业化的乐评。面对未来,作者认为乐评应该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而上升到文化批评,才能最终成为一种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