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共生真菌,AMF与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体。一方面,AMF从宿主植物中获得碳水化合物;另一方面,AMF为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共生真菌,AMF与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体。一方面,AMF从宿主植物中获得碳水化合物;另一方面,AMF为宿主植物吸收矿物质元素和水,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由于AMF的碳源唯一从植物中获得,AMF能否和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物分解,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本研究的科学假说为,低磷土壤条件下,AMF可能通过获取磷素,进而促进土壤有机物的分解。采用13C/15N双标记法有机物降解过程;并研究豆科和非豆科宿主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对土壤有机质分解影响的差异;用PCR-DGGE实验分析有机物分解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磷酸酶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 土壤不同磷水平下AMF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土壤磷浓度,对AMF侵染率、宿主植物生物量和有机质的降解均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土壤磷浓度的升高,AMF的侵染率显著降低。在低磷土壤条件下,AMF显著增加了宿主植物的生物量和15N的含量,显著降低了有机质分解袋中有机氮和有机碳的含量,表明低磷土壤下AMF促进土壤有机物的分解。(2) 豆科和非豆科植物与AMF共生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与豆科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相比,非豆科植物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显著增加对15N的吸收,显著增加了有机质分解袋中有机氮和有机碳的降解。紫花苜蓿中,AMF没有显著降低有机氮和有机碳的含量。平车前中,AMF显著降低了有机氮和有机碳的含量。(3) 低磷土壤条件下AMF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AMF明显改变了有机质分解袋中细菌群落的组成。在碱性土壤环境中,AMF显著降低了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了碱性磷酸酶活性。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中规范办学行为的深入实施,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加快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强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重减轻青少年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再用“题海”式的应试教育方式,但同时我们要保证教学内容不打折扣、教育质量不能降低。面对这种新的教育形势怎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到同样,甚至更多的知识呢?如何建立新的课堂规范并通过规范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最大限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onsa)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它可以在人群中引起严重的急性和慢性感染,是病人在医院期间发生感染的第三大致病菌。虽然某些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同时,铜绿假单胞菌有一个重要特性是它对许多抗生素具有很高的内在抗药性,这使其成为临床上难以治疗的病原菌。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抗药性产生的机理、研究其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对于了解其致病机理和控制其感
抽穗期(Heading date, HD)是水稻(Oryza sativa L.)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决定着一个品种的地域适应性和季节适应性。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Single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SSSL)是
硫甙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十分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油菜主要的硫甙种类有20多种。硫甙具有着许多的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储藏硫营养、抗真菌、抗细菌等,当油菜组织受到病虫害侵袭时,硫甙的水解产物对植物起到一种保护作用,研究表明油菜硫甙含量降低往往会导致油菜抗性下降。但种子硫甙也会导致油菜饼粕营养下降并对饲养动物产生毒性,限制了油菜饼粕的应用价值。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油菜种子根、茎、叶中的硫甙含量和种类受不
肥胖的发生与脂肪组织过度增殖和分化有关,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存在复杂网络调控。Chemerin/CMKLR1信号通路、Wnt/-catenin信号通路和TNF-α共同参与成脂分化过程。敲低cheme
昆虫神经肽在昆虫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参与调控昆虫器官活动以及昆虫的生长发育、蜕皮变态等生理过程。昆虫的蜕皮变态发育过程受到蜕皮激素的严格调控,而这些蜕皮激素的合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不同时期的菲牛蛭体内抗凝血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优化了菲牛蛭活体、干体、唾液腺分泌物中的抗凝血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
本研究以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蝌蚪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eO4和Na2SeO3对黑斑蛙蝌蚪的毒性效应,以期揭示其毒性的机理,补充环境污染监测方法和生物标志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