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芳烃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因此,发展具有实用价值的联芳烃骨架的合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其中,尤以Suzuki偶联反应最为重要。传统的Suzuki偶联反应一般以卤代烃为亲电试剂,而卤代烃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广泛。相比于卤代烃,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发展以酚类衍生物作为亲电底物的Suzuki偶联反应就显得更加有应用价值。最近几年,以施章杰、Garg等课题组为代表,报道了许多以酚类衍生物为偶联底物的应用实例。尽管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传统的Suzuki偶联反应,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这些方法对于富电子的酚类化合物往往不能给出满意的收率。在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将4,6-二甲氧基-1,3,5-三嗪环引入到酚类化合物中得到相应的杂芳醚类衍生物,利用2-氧代-4,6-二甲氧基-1,3,5-三嗪的高离去能力来实现对酚类底物中的C-O键的活化。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杂芳醚类衍生物在镍催化的Suzuki偶联反应中表现出了优越的反应性。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富电子的酚类衍生物的偶联反应产率可以高达90%以上。这一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方法对于富电子底物的不足。同时,本文所设计的底物也有着很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对于大部分含有吸电子基团的底物,都能够取得满意的收率。需要指出的是,该类杂芳醚类衍生物在与大部分杂环硼酸的反应中具有较低的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