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块根蔗糖卸载的酶学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all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植物中,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是植物的非光合器官的生长和能量物质的贮存的来源,大多数植物中,光合同化物通过韧皮部长途运输至库器官,然后再经库器官的卸载和后转运代谢,这一过程涉及到许多酶和糖转运载体蛋白的作用,揭示这一代谢过程对于植物的糖代谢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对木薯蔗糖卸载的过程和机理知之甚少,对于不同块根发育阶段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糖含量和转运载体的基因表达情况,对于木薯高淀粉品种和低淀粉品种的糖积累差异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两个木薯品种华南7号(低淀粉)和华南9号(高淀粉)为材
其他文献
UV-B辐射和盐胁迫严重制约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目前关于植物对UV-B辐射和盐胁迫交叉适应机理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两种抗性不同的青稞品种肚里黄和昆仑十二为实验材料,研究了UV-B辐射与盐胁迫复合处理对其生理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单独UV-B辐射(3μmol m-2s-1)处理青稞幼苗时,昆仑十二和肚里黄幼苗都受到伤害,但昆仑十二比肚里黄的抗紫外性强。200 mM NaCl预处理48 h
学位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气候环境恶劣变化,导致全球粮食生产面临危机。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存在很多缺点,如种间隔离,选育世代长,效率低和盲目性等,致使作物抗逆育种进展缓慢。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具有高抗性转基因作物显得更具优势。本实验室前期通过酵母单杂得到与玉米CAT1基因启动子区ABRE顺式元件特异结合的反式作用因子ABP2,并将这一bZIP类转录因子基因转到十字花科拟南芥中,对其抗逆功能进行了研究
学位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最重要的豆科牧草,是我国退化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植的首选牧草。近年来我国苜蓿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苜蓿品种的需求紧迫。因此为了加快苜蓿育种进程,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所用材料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种质资源研究室提供的45份紫花苜蓿材料,利用NCBI genebank中来自于紫花苜蓿的EST序列,开发紫花苜
学位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最广的优质豆科类牧草,其营养成分完全、干草产量高,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在畜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我国。更多肥沃的土地用来生产粮食,而像苜蓿这样的牧草则需要寻找新的种植地。如果能够在土壤盐碱化、荒漠化、干旱缺水的地区种植苜蓿,则可以很好的解决粮食种植与牧草生产之间的平衡,这将给
学位
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具有抗逆性强、营养丰富、适口性较好和产量高等特点,是青藏高原上较常见的一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也是该区退化草地改良常用的一种补播草种。本研究以采自甘肃、青海和四川的45份垂穗披碱草居群种质为材料,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在甘南州的夏河试验站研究了其生物学性状(生育期、生长速率、株高、单位面积生殖枝数、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等)和初花期的品质性状(水溶性
学位
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优质高产牧草,在改善环境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2004年种植于兰州的北京雾灵山、山西沁源、山西五台山和北京百望山等四个野生种群的披碱草,以及2009年采集自新疆伊犁的野生种群为材料,利用形态学方法以及tub2和tefl基因序列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对该草所带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并对2004年种植的4个披碱草种群采用高
学位
臭氧层变薄导致的到达地面的UV-B辐射增强对植物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当今学术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而多胺已被证实在多种逆境胁迫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两种抗性不同的青稞品种肚里黄和昆仑十二为实验材料,探讨UV-B辐射胁迫下外源腐胺(Put)预处理对青稞幼苗叶片中相关生理指标及光合指标的影响,进而探讨外源Put对UV-B辐射胁迫下青稞幼苗损伤的缓解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3μ
学位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水稻生长发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水稻花器官突变体是研究生殖生长,特别是花发育有关基因的功能及其互作的好材料。本课题组在水稻育种材料中获得了一个植株明显矮化、叶片短而细、花器官明显变异的突变体ddf1(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1)。该突变体花器官的典型特征为:两枚浆片转变为稃片;雄蕊部分或全部雌蕊化。据此推测DDF
学位
从遗传上消除不育系的包穗特性,是杂交水稻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需要深入研究包穗形成的遗传原因。我们从籼稻恢复系明恢86的组织培养后代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包穗突变体esp2(enclosed short panicle 2)。前期研究表明,该突变体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所致,并已将该基因精细定位在水稻1号染色体上一个约14 kb的区间内。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确定了ESP2的候选基因,并通过遗传互补试验证实了
学位
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虫害引起的水稻减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方法污染环境、毒杀非靶标昆虫;新型的微生物杀虫制剂使用安全但是见效慢,价格昂贵;目前,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水稻成为提高水稻产量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研究表明,转两个或者多个具有不同作用位点和作用机理的毒素蛋白是增强杀虫活性、延缓靶标害虫对转基因作物产生抗性最好的措施。苏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