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美诗又称为圣诗,是基督徒宗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地位仅次于圣经。随着基督教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赞美诗的翻译必不可少。自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赞美诗的翻译就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初期的译者是传教士,他们的汉语水平一般,翻译赞美诗纯粹是为满足信徒宗教生活的实际需要。但后来,翻译工作逐渐由中国译者承接下来,他们很多人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熟练掌握了两种语言,翻译的作品隽美优雅。到20世纪初,赞美诗翻译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顶峰,本文研究的重点正是这一时期的翻译。选择这一课题的原因有二:首先,虽然20世纪初的赞美诗翻译盛极一时,但当代对其进行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于人迹稀少的小径上,对长期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珍贵史料进行了梳理整合,旨在重新发现及确立20世纪初赞美诗在中国翻译史上之地位。其次,世界各国的赞美诗创作日新月异,中国理应通过翻译来分享这一精神财富;而且,通常一本赞美诗用过10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应进行补充及升级,但中国官方基督教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使用唯一的一本赞美诗(《赞美诗》新编,1983),直到2009年,其补充本才姗姗来迟。赞美诗翻译的落后现状背后有许多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属翻译水平的低下及翻译管理的缺失。在这两个方面,20世纪初的赞美诗翻译都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另一个目的。第一章简要介绍赞美诗及包括中国在内的赞美诗翻译的历史,为其后章节的展开论述作了铺垫。第二章通过研究散见于20世纪初基督教刊物的文章及译者日记,探讨了赞美诗译者的翻译观点。其中的“合乐”观点及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等主张与某些现代西方翻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章分析了这一时期赞美诗翻译产品量多质高的原因:1)译者主体由传教士变为中国知识分子;2)由译者个人单打独斗到大规模有组织的翻译活动;3)由单纯的翻译到翻译研究的出现。第四章从宗教、音乐及文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时期赞美诗翻译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历史史料的重新发掘整理,本文得出结论:20世纪初的赞美诗翻译举足轻重,理应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译者的翻译观点、原则见解深邃,翻译管理方法行之有效,对于今后的赞美诗翻译活动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应当为其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