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稻米主要锂化品质性状QTL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米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其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优质育种已成为水稻育种的主攻方向之一。为更好地研究稻米品质相关性状,本研究以9311为供体亲本,日本晴为受体亲本构建的38个已重测序的纯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为材料,通过两年各两个环境的试验,利用代换片段的重叠分析法对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淀粉粘滞性、食味值、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精米蛋白质含量等7项稻米主要理化性状进行QTL定位研究,并初步分析QTL效应。本研究相关结果可为分子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提供相关必要的参考信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⑴主要理化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对直链淀粉含量等7项稻米理化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分析,一共检测到QTL37个,分别位于除第9和11以外的10条染色体上,其中有17个QTL在不同年份和地点都是较为稳定的。与已报道研究相比,其中有14个QTL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3个为新定位的QTL,包括: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qAC1-1和qAC2-1,控制胶稠度的qGC5-1和qGC10-1,控制糊化温度的qGT2-1和qGT8-1,控制淀粉粘滞性的qSBV2-1、qSBV7-1、qPKV12-1和qPKV12-2,控制食味值的qTV4-1、qTV10-1、qTV5-1和qTV5-2,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的qBRPC1-2、qBRPC3-1、qBRPC5-1、qBRPC6-1和qBRPC7-1,控制精米蛋白质含量的qMRPC1-1、qMRPC3-1、qMRPC4-2和qMRPC12-1。在此基础上还对QTL的加性效应和加性效应贡献率作了简单的分析。  ⑵QTL的多效性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多个QTL具有多效性。例如,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的qBRPC1-1、精米蛋白质含量的qMRPC1-2和AC的qAC1-1位于第1染色体短臂的位点相同;控制AC的qAC2-1和SBV的qSBV2-1位于第2染色体上的位点相同;控制食味值的qTV4-1和精米蛋白质含量的qMRPC4-2位于第4染色体上的位点相同;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的qBRPC6-1和精米蛋白质含量的qMRPC6-1在第6染色体上的位点相同;控制HPV的qHPV12-1、SBV的qSBV12-1和GT的qGT12-1在第12染色体上的位点相同。  ⑶对部分QTL的进一步定位。利用57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衍生来的、含更小替换片段的136个代换系为材料,对6个稳定表达的QTL进行了进一步的定位,定位区间得到了缩小。qGC5-1片段大小由1.3Mb左右缩小到0.2Mb左右;qGT12-1片段大小由11.0Mb左右缩小到4.4Mb左右;qBRPC4-1和qMRPC4-1片段大小由7.4Mb左右缩小到2.8Mb左右;qBRPC5-1片段大小由6.0Mb左右缩小到3.5Mb左右;qBRPC6-1片段大小由20.4Mb左右缩小到5.4Mb左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