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羊膜上皮细胞(rat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RAE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GAP-43表达量的变化,来探讨其在损伤脊髓再生中的作用机理。
[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撞击法,以致伤能量300gcm,选择T10为撞击部位,建立大鼠SCI模型。原代培养技术分离和培养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对其进行神经营养因子(BDNF、NT-3)的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用Hoaest33342标记RAECs,将其移植入脊髓损伤部位,观察细胞移植后存活与迁移情况。通过采用运动功能测评系统(BBB运动功能评分)来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情况。用Glees-Marland’s镀银染色观察AECs移植组(AECs graft group)与盐水对照组(NScontrol group)损伤灶处的病理变化及轴突再生的情况。分别于移植后第7、14和28天,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及Western-Blot方法,比较AECs移植组与NS对照组GAP-43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RAECs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NT-3抗原,移植到损伤脊髓后能长期存活,并与宿主整合良好,无免疫排斥反应;大鼠羊膜上皮细胞能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及轴突的再生,移植后28天BBB评分检测结果,AECs移植组(8.26±0.89)明显好于NS对照组(4.98±1.03)(P<0.01);免疫组化及Western-Bolt结果表明:GAP-43的表达于术后第7d显著增加,但AECs移植组可将损伤脊髓中的GAP-43高表达持续至第28d,而NS对照组的表达量于移植术后14d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且GAP-43阳性细胞数的增加与神经功能的改善相平行。
[结论]
大鼠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后可使损伤大鼠脊髓表达GAP-43增高,并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