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信息沟通模式的重构 ——一项阐释性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本质上说,社会治理过程可以被理解为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主体在既有法规政策、规章制度框架下的信息编码、抽象与扩散的过程,通过信息的沟通与交换彼此达成共识并指导行动。行政组织是一个持续互动的交往系统,组织内外交流都离不开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信息编码技术的进步、行政价值的增进均会影响到信息的扩散路径与扩散程度,进而影响行动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从历史发展演变的历程来看,农业社会的编码技术较低,大量社会信息处于未编码或低度编码的状态,因而其扩散性程度也较低,在专制组织框架之下的信息沟通带有明显的身份特征,其努力营造的是一种“封闭-控制”的社会治理体系,服从于“秩序稳定”的价值追求。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是官僚制的组织形态,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信息的编码水平,但由于信息被视为一种权力资源,因而受到行政组织的垄断与控制,导致其扩散性不足。这一时期社会治理体系呈现出“封闭-协作”的特征,“效率至上”是其最高价值追求。当前,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后工业阶段,也就是信息社会阶段,组织形态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新兴信息技术正在重塑社会信息编码、抽象与扩散的方式,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共识,传统的控制导向的信息沟通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信息社会的治理需求,我们亟需在行政沟通模式上寻求变革,将注意力资源从公共行政的制度设计转移到公共行政的行动者身上来,努力构建“开放-合作”的社会治理体系。本文尝试从历时态的角度对行政组织的信息沟通做阐释性研究,遵循“框架建构——具体阐释——模式展望”的研究思路,力图对不同组织形态下的行政沟通模式演变做出合理解释。本文以马克斯·H·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主要分析理论,在对基本理论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主体交往过程中的四大要素:主体、价值、话语、场域,完成行政组织信息沟通模型的建构,并作出简要分析。其次,分别从信息沟通主体、信息沟通价值、信息沟通话语、信息沟通场域这四大维度出发,对行政组织信息沟通模型进行详细分析与阐释,着眼于历时性路径分析,对主体意识发展、交往价值转换、话语方式转变、交往场域衍变作出描述与设想。最后,从宏观性的角度,对交往主体、价值、话语与场域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对未来开放性行政组织形态下的信息沟通模式进行轮廓性勾画。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行政组织形态下,信息的编码技术与编码方式不同,在不同行政价值的支配下,信息的扩散路径和扩散程度也不一样,因而信息沟通模式也会有所区别。同样,信息编码技术的进步也会改变信息的扩散形式与扩散路径,重塑行政组织的沟通模式,进而倒逼行政组织形态与治理体系变革。所以说,行政组织形态的演变与信息沟通模式之间存在着双向重塑的关系。从信息沟通的视角对行动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做动态性分析,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行政组织的运作机理,为行政组织形态演变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变革做出合理阐释。但是,从文献的梳理来看,从信息沟通与信息交换的角度探讨组织运行的研究多见于企业组织领域,而行政组织领域内的相关研究文献少之又少。企业由于重视其产品与服务而注重顾客的消费需求与体验,并通过各种沟通渠道获取关键信息,指导产品与服务的改进,因而信息沟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同样,今天我们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设计与提供中,信息沟通与交换自然不能缺席。更为重要的是,新兴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重塑传统信息编码、抽象与扩散的方式,社会治理日益呈现出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从一个混沌的自我日益成长为一个具有反思批判能力的、他在性的自我;社会主体交往的场域不断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传统的行政组织的“独白”式话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自媒体时代多元话语激烈交锋的背后是原有权力关系与组织运作模式的摇摇欲坠,我们亟需在日益开放的新型组织形态中积极构建多元互动、平等协商的对话沟通机制。
其他文献
电磁吸波材料能有效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在电磁屏蔽、隐身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吸波材料通过调节其电磁参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以及材料的厚度,使其具有良好的宽带吸波性能。而吸波超材料的发展为实现宽带吸波提供了另一种途径。此外,某些情况下还需要满足高温条件下的使用,因此对适用于高温环境的电磁吸波材料有着特别的需求。构成吸波超材料所依赖的介电性能和导电特性在高温下仍然可能存在,有望应用于高温吸
学位
虽然组织工程支架用于软硬组织再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其中,血管形成是最大的挑战。由于三维组织从外部到内部都需要营养和氧气,而它们是通过血管进行有效扩散,当细胞远离毛细血管时,会遭受缺氧和营养短缺,这限制了细胞增殖,影响组织的有效再生。近年来,纳米材料及其药物递送性能在有机/无机复合支架修复缺损组织中发挥着显著作用,这为组织工程支架有效的血管化提供了新思路。此外,不同部位
学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24%,可与多晶硅太阳电池相媲美。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是导致能量损失,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主要原因,而非辐射复合又主要受到钙钛矿缺陷和界面电荷提取影响。本文以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为目标,围绕着钙钛矿形貌调控和界面工程这两方面展开,以抑制载流子非辐射复合并降低能量损失,并取得了如下成果。在形貌调控方面:我们简化了钙钛矿反溶剂法的工艺,并利用PC
学位
作为诉讼标的理论的“试金石”之一,诉的客观合并是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也是民事诉讼基础理论问题之一。然而在我国语境下,该制度在规范建构、理论研究和实务运行方面却分别呈现出规则欠缺、学术资源紧缺、“低水平”利用的特点。诉的客观合并在我国的冷遇,不仅导致诉讼标的理论在我国的体系性研究被掣肘,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当事人的程序利用水平,严重阻碍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向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深度转型。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应用端需求的不断拓展,对激光器件的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受高阶模式、热透镜效应等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其难以兼具高功率和优秀的光束质量。半导体碟片激光器(SDL)又称为垂直外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VECSEL),作为一种新型激光器同时具有半导体激光器和稀土掺杂固体碟片激光器的多种优异特性,原理上可同时实现高功率和优秀光束质量,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学位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将纳米科技与抗肿瘤治疗相结合开发更加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其中,基于纳米载体的核酸递送技术在肿瘤治疗以及肿瘤诊断领域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尽管已有多种核酸递送载体被开发出来,但是仍然有较多因素困扰着其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载体担载核酸物质形成的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和形貌较难控制,这会严重影响核酸载体的递送效率,也会影响规模化生产核酸药物制剂的
学位
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夏季风及其变化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时空格局显著影响着我国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水资源等,与数十亿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准确认识东亚夏季风变化历史、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有助于揭示人-地相互作用与适应机制的演变规律,并可为现代气候变化的解译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提供科学参照。过去几十年间,人们已经利用观测数据、历史文献资料、地质记录
学位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手段,各高校也进行了系列实践探索,但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仍面临一些具有共性的困境。从代表职业院校教学最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大赛视角下,在梳理总结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基础上,分析融合困境,探索新时期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提出形成适切方法论、完善智慧教学环境建设、统筹资源生态建设、构建教学评价新体系、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期刊
体外扩增是解决脐血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临床应用中细胞数量不足的有效方法。现有的HSCs体外扩增技术尚不能提供与体内骨髓微环境相近的培养环境,不仅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扩增HSCs,也容易使扩增后的HSCs丧失其原有的生物学功能。HSCs存在于独特的三维结构的骨髓微环境中,骨髓微环境主要包含基质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这些特定的结构和成分提供
学位
(α-二亚胺)镍催化剂中配体的空间结构和电子效应对催化剂的催化行为以及聚合产物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配体结构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质的影响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而且,该类镍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普遍较差,限制了其在常规工业聚合条件下的应用。因此研究耐热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和对聚合产物性能的调控是该类催化剂研究领域中两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对配体骨架结构的修饰可以提高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