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硫堇和金—普鲁士蓝纳米复合物的DNA传感器及苯酚检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shin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生物传感器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成本低的特点,在临床诊断、食品检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多种导电聚合物及纳米材料被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本论文应用几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对基于PTh和GN-PB的电流型DNA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互补链DNA以及苯酚的检测。建立了一种检测苯酚污染物的有效方法。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PTh和GN-PB的电化学DNA传感器本部分制备了两种不同的DNA传感器,一种是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电聚合硫堇制得聚硫堇(PTh)修饰电极,然后在PTh/GCE上依次沉积GN-PB和GNPs,通过Au-NH2键结合固定DNA探针,得到DNA传感器(ssDNA/GNPs/GN-PB/PTh/GCE),并采用循环伏安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传感器的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另一种传感器是在玻碳电极表面电沉积硫堇单体作为基底膜,再依次沉积GN-PB和GNPs,随后固定DNA探针,制得传感器ssDNA/GNPs/GN-PB/Th/GCE。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交流阻抗法(EIS),利用所制备的两种传感器分别对互补链DNA(cDNA)进行了检测,对比发现,用聚硫堇修饰的传感器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基于PTh和双链DNA的电化学苯酚传感器DNA杂交指示剂亚甲基蓝(MB)可以嵌插形式与双链DNA结合,当有苯酚存在时,苯酚与MB发生竞争作用,致使MB的指示信号减弱,基于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PTh和双链DNA的电化学苯酚传感器。在GCE表面电聚合Th,然后在PTh/GCE上依次沉积GN-PB和GNPs,通过Au-NH2键结合固定双链DNA,得到苯酚传感器(dsDNA/GNPs/GN-PB/PTh/GCE)。文中对嵌插在dsDNA中的MB指示剂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对MB和[Fe(CN)6]3-/4-的协同指示作用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制药厂的含酚废水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1×10-3~1×10-8mol/L范围内,MB峰电流与苯酚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检测限为7×10-9mol/L。实验中对传感器的重现性、一致性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考察,该传感器检测苯酚的RSD为2%,一致性很好,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所制备的传感器对含酚废水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可为痕量苯酚的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其他文献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燕赵大地,玉米飘香,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希望。时值九月,以“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记者来到河北省宁晋县
多媒体教学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多媒体教学究竟指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学可以称之为多媒体教学?对它的定义至今仍很模糊,人们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典型的有这样几种:一是指动
<正>明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坐落在驰名中外的赵州桥以东的河北省宁晋县城东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总资产达3.6亿元。现有员工800余人,主要生产线40多条、检测设备10
目的 观察全身振动训练对痉挛型偏瘫儿童的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为偏瘫型脑瘫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的2~4岁痉挛型偏瘫患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得出高寒和温差大地区光缆余长的设计依据,初步探讨了高寒和温差大地区的特殊光缆结构。介绍了一种特殊设计、适用于高寒和温差大地区的光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Luran.S ASA树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老化、耐泛黄性,以及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和优异的耐化学性、比较好的热稳定性。由于拥有各种优异的特性,及简易的加工工艺,Luran.S A
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实现平衡充分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旅游业既存在城乡旅游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立日前宣布业已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石英玻璃数据存储技术,使用这项技术数据的保存时间可以长达数亿年之久。这项存储技术的存储单元由边长2cm、厚度2mm的正方
稀缺性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从词源学的角度看,稀缺有一个向一般意义层面或普世内涵转变的过程,稀缺性假设并非一种“自然”公理,而是“人为”假设,这是对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