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管类疾病的发作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性,致残致死的高度危险性,但是对于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现手段,目前来说主要是依靠心电信号。心电信号是由心脏的电活动而产生并可反映出心脏生理功能变化信息的人体生物电信号。因此,心电信息连续、准确、实时的采集,可对心血管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心电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技术仍然是研制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关键技术。本文在认真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未来医疗监护器的发展趋势,将课题研究定位在设计一款便携、实时、准确的心电采集系统的解决方案上。该方案将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和USB2.0技术应用到ECG心电信号采集系统中,它相比旧式的模拟心电监护仪有很多的优点:采用FPGA来代替传统设计上的MCU(微控制单元),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而且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和微型化;采用USB2.0接口,便于与PC机接口通信,实现了采集系统的便携式高速采集;采用微软基础类库(MFC)设计了客户端应用程序,操作界面更加友好,显示内容更加丰富,与A/D电路和USB接口电路的配合,组成了强大的人机交互系统,更便于心电信号的准确监测。本文首先对心电信号检测理论和技术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为下一步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奠定了基础;然后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硬件设计,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最后给出了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FPGA程序、USB固件程序、驱动程序和上位机程序等。本系统前端使用信号调理电路进行心电信号的高质量提取,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以Cyclone II系列的EP2C8Q208C8为主控制芯片,并设计了A/D采集控制模块、FLASH存储控制模块和USB传输控制模块等,用以实现ECG心电信号的数据采集、存储,并将数据通过USB2.0接口传送到PC机上。系统的监护控制界面是在Microsoft Visual C++ 6.0软件平台下利用MFC开发的,该监控界面能够实现心电信号的采集、接收和显示等功能。通过客户端应用程序和数据传输速率测试程序的验证,本系统设计的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系统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其他文献
网络视频服务器(DVS)是一种对视频和音频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将处理完的数据进行网络传输的设备。近年来,随着“平安城市”、“平安校园”、“全球眼”等安防项目在全国范围内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被证实为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的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节能减排的需求日益迫切。最近的估计表明ICT产业消耗了世界总能耗的2%~10%而且还在继续上升。与此同时全
新兴的无线多跳网络可以为各种业务,包括时延敏感的业务,提供低成本、灵活的基础架构,然而这类无线的基础架构经常是不可靠的,提供的资源是动态可变的,只能够支持有限的服务质量。
基于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的慢光技术具有功率阈值低、延时量连续可调、室温下工作以及与光纤通信系统兼容等优点,在可调光延迟线、微波信号的“真延时”等方面具有潜在
MIMO系统能够满足现代通信中更高传输速率和更大系统容量的需求,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下一代无线网络的标准中,如无线局域网(WLAN)、LTE、WiMAX及后续网络,以达到其大于100Mbps的通
国际国内战略环境的研究在整个战略研究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一切决策的基本依据。当前,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众多研究方法各有其局限性,还没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体系来把
本文根据耦合模理论和传输矩阵的方法,主要研究了长周期光子晶体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特性。首先对普通相移长周期光栅的传输谱特性进行分析,推导出两平行放置长周期光栅对的传
本文研究了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 MDP)的时延敏感业务的跨层调度问题。在基于TDMA的多用户单业务调度系统中,用户通过竞争传输时隙来接入信道,调度器
视觉目标跟踪在视频监控、图像压缩、三维重构、机器人技术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目标跟踪的难点在于物体的突然运动,目标或背景突然改变其外部表现形式,目标的非刚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