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一直与产品线单一、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的生产模式相适应,所对应的是直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高、间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较低的成本结构。然而近年来,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成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直接成本占比下降,间接成本占比日趋上升。传统成本核算法的缺陷也逐渐显现:低估低产量、工艺流程复杂产品的成本,高估高产量、工艺流程简单产品的成本。为了适应这种经济环境和成本结构的变化,管理会计的核算方式也需要不断地做出相应的修正与创新。于是,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旨在弥补传统成本法缺陷,努力提供合理精确的成本信息的新型成本会计方法。作业成本法引入了作业成本库和成本动因的概念,间接成本的分配基于最终产品所消耗的实际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作业成本法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大型企业和服务部门的重视和推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为以成本加成法制定定价策略的企业提供了更直观更真实总成本,纠正了原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对真实成本的扭曲,为企业创造利润和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重大变革。
本文前半部分详细介绍基于价值链的作业成本法理论基础和运行原理,强调“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理念。通过分析美国经济学家Turney的二维作业成本模型,我们认识到,按照成本分配的观点,作业成本制度就是依据成本动因按照两步骤核算成本对象的成本;按照流程的观点,作业成本制度是在相关的范围内用作业成本信息对作业进行管理,即所谓作业管理,包括作业分析和作业评价两个阶段。任何组织实施作业成本法,都必须通过严谨的实地调查和全面评估,选择组织内部的相关系高的作业成本库和成本动因作为核算的基础,建立起作业、产品/服务及成本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成本动因与相联系的实际资源消耗量的相关程度越高,间接成本分配的准确性越高。
为更好地理解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和运行原理,本文后半部分采用了应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某汽车密封件制品生产商JYCO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案例,证明作为先进的管理创新,作业成本法确实优越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为企业成本决策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为股东创造了价值。首先,真实的成本数据可作为企业制订预算规划的基础;其次,提供了精确的成本信息,向管理层展示了产品的成本组成结构,除了直接成本外还包含了间接成本所耗费的资源在各产品间的具体分配;再次,管理层的成本决策依赖于作业成本法实施的结果,其结果无论对短期决策还是长期战略方针都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管理层可根据成本核算的结果进行定价决策及调整产品线结构的决策;然后,总结出应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尤其强调了作业成本法在企业闲置生产能力管理方面的作用以及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的结果,创新地提出了作业成本法局限性及实施的限制条件,指出作业成本法并不是万能的,更不是适合于任何企业的,必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探讨作业成本系统在目标组织内部的适用性。这使得本文有别于以往只注重分析作业成本法优越性和先进性的研究文章。
本文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作业成本法在中国企业内应用的展望,总结了前文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和应用探讨的成果。指出作业成本法理论进入中国已有二十余年,尽管优越性显著,但企业应用还是非常有限,除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足,以及应用环境不完善、管理会计水平低下的客观原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层知识结构的局限,或者对实际应用效果没有把握。如果理论研究者可以深入企业,循序渐进地利用科学的方法帮助企业解决成本管理决策中实际问题,让管理层亲身体会到先进理论应用效果,形成促进企业推行作业成本法的动力。同时,提出了第三方咨询机构在推广作业成本法过程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不仅限于纯理论研究,还将作业成本法实际应用到企业当中,通过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得出更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希望本文对希望计划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