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表由角膜上皮、结膜上皮及表面的泪膜共同组成。眼表疾病概指损害眼表功能与结构的疾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因代谢紊乱导致全身组织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屈光不正、角膜病变等多种眼部改变。糖尿病导致的眼表病变在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造成的眼表组织损害及其可能机制,为防治糖尿病眼表病变提供病理学基础和依据。 材料与方法:动物实验部分:Sprague-Daxley雄性大鼠80只,体重180~200g。随机抽40只以链脲佐菌素诱导为糖尿病组,另40只为对照组。分别于成模后6、8、10、12周各处死10只,取下眼球和泪腺组织进行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角膜全层的超微结构改变;扫描电镜观察角膜上皮和内皮的情况;并检测角膜的SOD活力、MDA含量。临床观察部分:35名糖尿病患者(70眼)和35名正常人(70眼)(性别年龄成组匹配)分别进行:角膜知觉检查、Schirmer Ⅰ试验、BU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糖尿病眼底检查、眼底照相或荧光造影,问卷调查干眼症。 结果:动物实验中,6周时泪腺腺细胞水肿,10周时近血管处出现腺细胞增生,12周时腺泡及导管出现萎缩、纤维增生、少量淋巴细胞浸润;10周后角膜上皮基底层细胞水肿,基质层水肿;结膜杯状细胞减少。各个观察时点糖尿病大鼠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水肿,胞浆内线粒体增多,肿胀,随着病程进度而明显;角膜内皮的破坏从周边开始,逐渐向中央发展;成模后第10周开始出现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部分呈格子状排列,有断裂现象。糖尿病组大鼠角膜SOD活力呈动态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大鼠角膜MDA含量呈动态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研究中,糖尿病组BUT、Schirmer Ⅰ试验值均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增加、杯状细胞丢失、结膜鳞状化生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学位论义:糖尿病件眼表汕变的实验汝临床研九 结论:糖尿病患者泪膜稳定性下降,角、结膜上皮损害。糖尿病导致的泪腺、角膜、结膜等眼组织损伤是糖尿病眼表病变的病理基础。氧化损伤参与了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发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