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IL-6R单域抗体融合蛋白对糖尿病引起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诱导的炎症状态参与DN发生发展过程。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双重功能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涉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探讨抗IL-6R单域抗体融合蛋白对大鼠糖尿病肾损伤的改善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为改善DN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及重要的药物候选物。方法:(1)抗IL-6R单域抗体融合蛋白(VHH1-1)的制备:IL-6R单域抗体融合蛋白重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基因测序得到序列正确的菌株,经IPTG诱导靶蛋白表达,然后超声破碎、尿素梯度洗涤得到粗蛋白,再通过磁珠纯化等步骤得到目的蛋白。(2)VHH1-1的活性分析:采用ELISA进行抗原抗体亲和力分析;MTT法观察RA-FLS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和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的影响;(3)VHH1-1的大鼠体内活性分析:1型糖尿病动物:9周龄清洁级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腹腔注射90mg/kg的STZ,正常组注射等量的柠檬酸钠缓冲液。成模后,随机分为4组:Model,Benazepril,VHH1-1 0.1mg/kg和VHH1-1 0.5mg/kg组(n=6);2型糖尿病动物:将成模的24周龄清洁级GK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Model,Metformin 500mg/kg,VHH1-1 0.1mg/kg和VHH1-10.5mg/kg组(n=6)。Wistar大鼠(n=6)作为年龄匹配的Control组;以上动物都每三天给药,定期检测体重和血糖水平;实验结束后,取肾组织进行染色(HE、PAS、Masson)观察病理变化;取血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q RT-CR检测肾组织炎症因子和相关蛋白m 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STAT3和JNK1/2蛋白表达情况。(4)VHH1-1对HBZY-1细胞活性的影响:D-葡萄糖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构建体外高糖模型,通过MTT和流式分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活性,接着通过Western blot测定HBZY-1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采用小干扰RNA敲低HBZY-1细胞IL-6的表达,q RT-PCR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和相关的蛋白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抗IL-6R单域抗体融合蛋白(VHH1-1)工程菌经过测序筛选后诱导表达、破碎、洗涤、纯化等步骤,得到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2)ELISA分析表明VHH1-1与IL-6R具有特异亲和力,EC50为27.1n M;VHH1-1抗体能够抑制RA-FL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VHH1-1抗体组(169、34、7p M)的迁移率分别降低22.78%、15.94%、7.82%;(3)与Control组相比,两种动物模型(GK大鼠、STZ诱导的SD大鼠)的Model组的血糖、Cr、BUN、AST、ALT生化指标显著升高,肾器官指数和肝器官指数均明显升高,体重降低明显(p<0.05)。且染色可见肾小球肥大、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基质累积增加。肾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VHH1-1治疗能够缓解GK T2D大鼠和STZ诱导的T1D大鼠肾脏炎症、形态学损伤和肾功能不全。但VHH1-1治疗能显著降低T2D大鼠的血糖水平,而对T1D大鼠则影响较小。(4)成功构建HBZY-1细胞体外高糖模型,VHH1-1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HBZY-1细胞的增殖,其IC50为5.48p M,流式分析显示VHH1-1提高G0-G1期细胞数比例,抑制细胞周期的转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HH1-1能够下调Cyclin D1和Cyclin E1的蛋白表达,q RT-PCR结果显示能够上调p21和p53的表达,进一步验证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HH1-1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下游分子Cyclin D1的活性,从而引起周期的阻滞;si RNA-IL-6干预,能够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和相关的蛋白m RNA的表达,对通路进行了验证。结论:(1)抗IL-6R单域抗体融合蛋白(VHH1-1)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和特异性,能够抑制RA-FLS细胞迁移和增殖。(2)VHH1-1对T1D或T2D糖尿病引起的肾损伤均具有改善作用。(3)在高糖条件下,VHH1-1能够抑制HBZY-1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减轻炎症反应。(4)VHH1-1发挥肾保护机制可能与抗炎和抑制STAT3/JAK2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胰腺腺鳞癌是一种罕见且生存期短、预后差的肿瘤。本文旨在分析Ⅰ/Ⅱ期胰腺腺鳞癌生存预后相关因素,探讨辅助治疗在胰腺腺鳞癌治疗中作用,为胰腺腺鳞癌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数据库中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Ⅰ/Ⅱ期胰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材料。将相关变量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与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01。研究对象为继发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黄斑水肿患者,干预措施为地塞米松与抗VEGF药物治疗。研究类型包括回顾性研究及随机对照研究,随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Kubernetes和Docker技术的航油容器云平台架构设计。针对航油管理的微服务场景需求,采用Kubernetes和Docker技术的容器云平台能够较好的提升航油客户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资源再利用,提升工作效率,本文详细阐述容器云平台在航油客户管理系统的技术特性,集成架构、大数据架构等方面的容器云平台设计方案,同时明确航油微服务场景云平台管控集群的核心,为企业级容器云
目的: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建立数据库,通过分析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寻找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危险因素,以期为淋巴结清扫方式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肺癌手术患者,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原发肿瘤大小、癌变位置、病理类型、侵犯脏层胸膜、EGFR基因突变、病理亚型等因素。使用SPSS26.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统计分析。临床计数数据资料使用卡方检
外阴获得性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以浅表淋巴管扩张为特征的良性皮肤疾病,临床少见,通常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盆腔淋巴管损伤和/或阻塞之后,常发生于成人。我科门诊诊治1例外阴获得性淋巴管扩张症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因外阴肿胀、多发肤色和淡红色丘疹及水疱1年, 加重3个月于我科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外阴出现肿胀,双侧大阴唇出现粟粒大小肤色和淡红色丘疹及水疱,无瘙痒、疼痛等不适,破溃
目的: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包含紫杉醇、阿霉素和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的新辅助化疗。目前,病理完全反应和残留病变是常用的测量化疗敏感性的方法。能够达到病理完全响应的患者预后较好。但是,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后能够达到病理完全响应的比例很低,大多数患者仍有残留病变。在有残留病变的这部分患者中有一些是对新辅助化疗部分响应的,而剩下的则表现出极端耐药性。对化疗极端耐药的患者不仅无法从新辅助化
目的:评估CDK4/6抑制剂与内分泌药物联用对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通过亚组分析探索CDK4/6抑制剂治疗的优选人群。方法:计算机检索了PUBMUD、MEDLINE、EMBASE、Cochrane数据库从2008年1月到2019年4月期间发表的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需以CDK4/6抑制剂+标准内分泌药物为干预组,以标准内分泌药物
目的:通过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住院患者抗凝、抗血小板、导管消融情况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VAF的临床策略变化。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纳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出院诊断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且出院时间在2013年1月-2018年12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作为
目的探究水飞蓟素(Silymarin)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病变进展的机制。方法1、溶剂、(PA+LPS)、(PA+LPS+Silymarin)三种方式干预人肝癌Hep G2细胞后,分别用Western blot、q PCR及荧光探针法检测Nrf2、SIRT2、NLRP3以及其下游Casp1 P45、Casp1 P20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Nrf2、HO-1、NQO-1m RNA表达水平以
目的:系统评价大腔导管手动抽吸血栓清除术联合导管溶栓术与单纯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以“Deep Venous Thrombosis”、“Manual aspiration thrombectomy”、“Percutaneous aspiration thrombectomy”、“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为关键词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