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半导体层状结构中的弹性波传播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电半导体是一种具有力-电-载流子多场耦合效应的功能材料。由于兼具压电性和半导体的特性,压电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于制作传感器、晶体管、谐振器等元器件。这些应用的功能开发和性能优化需要我们对压电半导体材料的动态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压电半导体结构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层状结构是各类压电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构形,且压电和半导体场的相互作用会对其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压电半导体层状结构中若干基本的波动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压电半导体材料的器件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力-电-载流子多场耦合效应,研究了各向异性压电半导体板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引入广义符号来表示基本方程,应用广义Stroh公式得到了广义位移和广义应力的基本解,结合边界条件得到了频散方程,数值计算了边界条件、板厚、初始载流子浓度和偏置电场对横观各向同性压电半导体板中SH波和Lamb波频散和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电半导体板中归一化的弹性波的传播特性与板厚有关;相对于施加垂直偏置电场,施加横向偏置电场可以更容易地实现波放大;初始载流子浓度、板厚和偏置电场是压电半导体器件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的关键参数。2.考虑半导体耦合,研究了压电半导体薄膜/弹性介电半空间中Love波的频散和衰减特性,揭示了半导体特性、边界条件、薄膜厚度和偏置电场对压电半导体薄膜/弹性介电半空间中Love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导体特性降低了Love波的传播速度,且Love波的波速可以大于弹性介电半空间的剪切体波波速;当Love波波速取得最小值时,临界横向偏置电场下的波衰减为0。3.研究了压电半导体薄膜/弹性介电半空间中Rayleigh波的传播特性,推导出了频散方程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半导体特性对频散和衰减曲线以及薄膜厚度、初始载流子浓度和偏置电场对第2阶模态最大波速和前两阶模态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阶模态的最大波速以及前两阶模态的相互作用与薄膜厚度、初始载流子浓度和偏置电场密切相关;半导体特性同样降低了Rayleigh波的波速,且由于波速的虚部等于零使第2阶模态出现间断。4.应用广义Stroh公式和DVP(Dual variable and position)方法,研究了考虑非理想界面时压电半导体多层板中SH波的频散和衰减特征,数值算例表明了半导体特性对单层压电半导体板以及叠层形式和界面柔度对夹层板中SH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H波的前三阶模态可以在整个频域内传播,不存在截止频率;机械非理想界面会增大第1阶和第2阶模态的实波数,减小虚波数;当界面柔度较大时,高频域SH波频散和衰减曲线不再随界面柔度的改变而产生显著变化。5.研究了非理想界面下压电半导体多层板中Lamb波的传播特性,分析了半导体特性对压电半导体单层板和叠层形式及界面柔度对横观各向同性压电半导体夹层板中Lamb波频散和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Lamb波的前三阶模态可以在整个频域内传播,Lamb波前两阶模态的实波数随机械非理想界面界面柔度的增大而增大,法向柔度(沿厚度方向位移不连续)对前两阶模态低频域波数几乎无影响。
其他文献
交通道路环境感知是自动驾驶、先进辅助驾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是后续车辆控制和决策的基础。精确、快速地感知交通场景可以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与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相比,视觉传感器具有信息量大、成本低等优势。另外,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硬件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基于视觉的环境感知技术被广泛用于自动驾驶系统。然而,现实道路交通环境复杂多样,车辆、行人等目标差异较大。而且,视觉传感器容易受到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极大促进了新一代需求响应型公交服务的发展。预约公交作为一种线路灵活、直达便捷、舒适度高的需求响应服务,可以满足多层次公交出行需求。本文通过对预约公交潜在需求、线路、路径以及考虑多服务水平和无人驾驶技术的预约公交服务等方面的优化研究,旨在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预约公交潜在需求分析问题,提出基于公交智能卡数据(Sma
作为公共场所社会活动的主体,行人的安全问题是社会安全管理和智能安防建设的研究重点与热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现已覆盖客运站点的重要区域,为监控中心提供清晰的视频资源,成为实时监控、异常预警和事后查证的重要依据。现行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较低,内容分析手段主要依靠人工观测。随着视频采集点数量的增多、监控强度的提升,客运站点监控视频的人为解读与决策容易出现纰漏和失误,难以应对潜在的众多突发异
多排桩作为一种有效的波屏障,在环境减隔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考虑多排桩的周期特征,引入固体物理学中的周期理论研究排桩屏障的减振特性,却是近十多年的事。目前,关于周期波屏障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相土,对饱和土中周期波屏障的研究则很有限。而且,这些研究通常采用实频散分析方法,也忽略了材料的粘性。同时,为了简化分析,未考虑移动荷载特征对周期屏障减隔振性能的影响。然而,已有研究发现,材料粘性、移动荷载的频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比模量高、比强度高、抗疲劳等优异性能,为解决轨道车辆轻量化问题提供了绝佳的选择。复合材料连接部位纤维不连续,应力集中问题凸显,损伤模式相互关联,是结构薄弱和失效容易发生的区域。对此区域进行失效模式和失效规律研究以及承载力和寿命分析对整体结构的评价至关重要。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常用的搭接接头由于偏心加载存在端部弯曲效应,对结构承载力产生不利影响。虽然T7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车辆
高速铁路作为大运量、高时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运输方式,已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全局性支撑作用。可靠的车地移动通信系统是列车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为高速列车提供移动通信业务支持。随着铁路移动通信新型业务需求不断涌现,如旅客宽带接入业务、列车多媒体调度、铁路物联网等新业务应用应运而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需求和频谱短缺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如何
无砟轨道是我国高速铁路主要的轨道形式,其最长服役时间已超10年。现场建设、运营经验表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层间损伤问题突出,已成为影响轨道结构安全服役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层间损伤病害的调研可知,无砟轨道层间损伤的工程表征和发生机理较为复杂,既可能在结构浇筑后的早龄期就出现离缝问题,也会因经受温度、列车等长期循环荷载逐渐劣化开裂,其本质是随时间进程发生发展的经时损伤问题。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无砟轨道层间
监控视频数据在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面对其爆炸式的增长,如何实现有效信息提取与冗余信息去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视频浓缩技术试图通过提取监控视频中的管道(即目标运动形成的轨迹)并沿时间轴重新排列,最大化运动目标的信息保留率和最大化背景信息的约减率,以解决上述问题。一个完整的视频浓缩流程,包含前景提取、管道构造、管道重排与管道缝合等关键步骤。然而,上述流程主要存在着四个待
新型城镇化重塑了城市空间格局,也深刻影响了城市居民日常交通出行。不仅如此,在其推动下,新的移民不断流向城市,流动范围扩大、流动过程复杂,城际出行行为模式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多年来,道路客运凭借灵活、廉价等优势承接着为新型城镇化衍生的交通需求提供运输服务的任务。但随着高铁和私人轿车的快速发展,道路客运面临着多重冲击。因此探索道路客运高质量转型发展是构建健康、高效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基本要求,而研究旅客出行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严重的气动加热,由于发汗冷却热防护方案具有可重复使用且维持飞行器气动外形的优越性,逐渐成为高超声速领域关注的焦点。在发汗冷却热防护系统中,发汗冷却材料作为冷却剂传输与换热的载体,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发汗冷却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目前,发汗冷却系统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由于发汗冷却材料密度高,易氧化和孔隙结构不均匀等缺点导致的发汗冷却系统质量大,可靠性低。针对此问题,本文开展了对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