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持续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在对我国基础设施覆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释放出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BOT模式、EPC模式凭借对社会资金、技术资源的有效吸收而受到各地青睐。在此基础上,BOT+EPC模式综合二者优势,成为了弥补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激发社会潜能,提升基础建设运营效率的有效探索。对于有条件的承包商而言,在行业规范日益健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新态势下,依托积累的经济技术实力,投入到BOT+EPC项目的建设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BOT+EPC模式背景下,总承包商也面临投资大、任务重、项目回收期长等风险因素的考验。其中,项目的实施阶段作为总承包商开展工作、产生费用的主要阶段,能否在此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规避成本风险,将对其项目盈利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文章借鉴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简称SD),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BOT+EPC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进行定量分析,结合设计、采购、施工过程中影响项目成本控制的各种因素变量及其作用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具体包括:(1)结合现有文献,从BOT模式、EPC模式入手,对BOT+EPC项目的基本内涵、特征等作了系统分析,明确BOT+EPC模式在工程建设中的良好适用性。最后,从前期准备、全面实施、正式运营三个方面对BOT+EPC项目的实施流程进行分阶段概述。(2)基于项目成本理论,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分类梳理。从工程项目管理三大目标着手,通过对成本、工期、质量目标三者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BOT+EPC模式下总承包单位实施成本控制的特点。(3)基于因果反馈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绘制了BOT+EPC项目建设实施阶段成本控制的因故回路图。首先,论文基于对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内部成本控制逻辑的探讨,明确BOT+EPC背景下项目实施阶段与传统EPC模式的区别,绘制了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因果回路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各环节间的联系作用,最终绘制了基于实施阶段的总体因果回路图,并对图中的主要反馈回路作了系统分析。(4)在前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流图特点,构建了BOT+EPC项目实施阶段成本控制的SD模型。通过设置初始参数,进行模拟仿真,初步验证了模型可行性与适用性。通过调节系统变量,实现了成本控制策略的改进设计。最后,结合仿真成果与BOT+EPC模式特点,对总承包单位的项目成本控制提出了对策建议。文章将系统动力学原理引入BOT+EPC项目中,通过建立项目实施阶段成本控制的SD模型,为拓展BOT+EPC项目成本控制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