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用于监测大范围地表形变的新技术,它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覆盖面广和高精度的特点,已经成为地质灾害监测领域一项极具潜力的技术。但是,由于时间、空间失相干以及大气延迟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由于分辨率的限制,InSAR技术在监测地裂缝、构造断裂和矿区塌陷等一些变形区域宽度小或量级大的形变时受到很大限制。近年发展起来的CRInSAR技术能够克服传统失相干和大气延迟的影响,采用全分辨率,对解决变形宽度小或量级大的监测区域具有良好的前景,成为研究热点。因此,探索将CRInSAR技术用于活动地裂缝的监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以西安活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展开CRInSAR技术用于地裂缝监测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论文从InSAR的基本原理入手,推导了CRInSAR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流程。依据人工角反射器(CR)反射特性研究设计了三面角反射器,并且提出了CR强度偏差的识别思想。在CRInSAR最为关键的相位解缠方法上,将GPS整周模糊度搜索法LAMBDA方法引入模型求解中。在误差控制方面,探索研究了利用GPS和CRInSAR联合改正DInSAR的理论。总体来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CRInSAR的相位观测模型和随机函数模型研究。分析InSAR干涉相位组成部分和数据处理误差源及其限制,进而引出CRInSAR的思想,并分析其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2、基于强度偏差的CR识别方法研究。研究设计的三面角反射器依据雷达散射截面(RCS)最大原则,探索安装过程中俯仰角的设置。城市布设的CR周围较多的强散射体造成的识别困难,结合GPS平面数据的CR安装前后强度偏差法快速识别出CR点。3、LAMBDA整周模糊度搜索法用于CRInSAR相位解缠研究。解释LAMBDA整周模糊度求解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CRInSAR相位解缠中的可行性。运用LAMBDA方法对CRInSAR进行相位解缠公式推导,采用虚拟观测值解决秩亏问题,得到合理的CR点垂直形变公式。4、融合GPS和CRInSAR分析DInSAR误差。大气延迟方面采用CR/MODIS联合的方法改正DInSAR大气延迟。建立仿射变换模型改正DInSAR地理编码误差。利用CRInSAR改正DInSAR地形相位、滤波以及解缠相位获取地裂缝地表剖面,为分析地裂缝发展阶段提供理论依据。5、基于CRInSAR监测地裂缝活动状况试验分析。以布设在西安两条活动地裂缝f3和f11的两对角反射器为例,开展了CRInSAR对地裂缝的实际监测,获得了地裂缝两侧相对垂直形变,对比水准监测两者互差约为1.6mm,证明这种方法在监测地裂缝活动中的可靠性。大气延迟方面获得八个干涉对上CR的大气延迟量,发现大气延迟对形变的影响值可到达厘米级,而且与基准点的距离有关。获得的f3和f11地裂缝地裂缝剖面信息与地质资料反映的结果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