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本土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了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加入到银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粗放式经营难以为继,无论是大型国有银行还是地方性银行都在不断尝试变革原有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提高自身盈利水平,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营业费用是商业银行总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性最强、可控性最强、也最为敏感的财务资源。商业银行营业费用管理的有效性,反映了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与控制的能力,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而且必然影响商业银行整体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商业银行营业费用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MG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对商业银行营业费用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并梳理了国内外对于营业费用管理的理论基础。接下来本文从MG商业银行基本营业费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营业费用主要核算内容和营业费用列支情况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MG商业银行营业费用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对MG商业银行营业费用支出有显著影响的经营活动,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活动、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等。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指出MG商业银行在营业费用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具体问题有业务发展费用配置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费用配置与销售方案脱节、客户维护标准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认为在改进MG商业银行营业费用管理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业务发展费用配置机制,从银行整体战略上对发展费用进行规划;(2)合理分配绩效指标权重,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3)构建全方位交叉的成本管理系统,实现内部资源共享、利益共赢;(4)全面加强银行内部成本管理意识,构筑全员成本效益观念;(5)加强对客户关系的差异化标准维护,深入挖掘客户价值;(6)采用更灵活的预算编制模式,做好费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希望以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能为MG商业银行未来营业费用的管理提供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