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化批评是唐代文学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深刻反映了文学创作与人的生命精神之间的密切关系,要求文学作品应具有和生命特征相似、相通的内涵和形式。如果我们把唐代文学理论比喻成一座蕴含丰富的矿藏,那么,最值得研究和深入开采的是生命化批评。唐人在其文论批评之中善于运用各种比喻来形容文学作品,如动物、植物、建筑、天地景象、自然风物等,但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是把文学作品比喻成人体生命。用以形象说明文学作品所具备的那种天地化机、生机勃发、气韵玲珑的审美特征和人文同构的艺术效果,极具生命精神和人文韵味。唐代文论的经典代表之中,无论陈子昂论“风骨、兴寄”,王昌龄论“境”,杜甫论“神”,皎然论“诗道之极”,韩愈论“气”,白居易以“根、苗、华、实”喻诗,司空图论“韵外之致”,无不体现生命化批评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灵动飞升的气势,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一种灌注生气精神的生命力震撼。这一切都体现了唐人追求生命永恒、人文同构的审美倾向和批评理念。唐代文论中常常显露以下几点生命要旨:文学创作的各个环节和过程都与作家的生命息息相关,深刻体现了作家的生命意蕴;文学作品凝聚着作家的生命精神,是作家用生命和心血创作出来的艺术结晶;文学的教化功用能够帮助文士实现其生命价值和人生理想。这种理论要求文学作品之中浑融弥漫作者的生命活力,创造和谐有机的整体结构,具备韵味无穷的审美情趣和格调高壮的艺术品味。如果说从经济、政治、宗教等角度阐释唐代文学思想,是一种外部研究,那么从士人心态、生命精神的角度探讨唐代文论,可以说是一种内部深层次的研究。唐代生命化批评体现了在时代精神的鼓舞下,唐代文士主体意识的充分觉醒以及对文学创作者自身生命价值的高度肯定。从生命化文论角度着眼,我们可以寻觅洞窥唐人独特的审美心灵,准确而深刻地诠释唐代美学和诗学思想,从而具体展现唐代文论所具备的人文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唐代文论“生命化批评”的解构分析,加以文化阐释,以文化诗学和哲学两个视角作为支撑点,以大唐社会文化背景为操作平台,全面考察唐代文学理论所反映出来的深层次的文学批评观念和文化现象,在生命化的把握中阐释唐人的文论主张和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