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何以成为文学?也就是“文学性”问题,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至二十世纪初,渐成为文学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时至今日,学界对此仍争论不休。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理论家们都试图在对“文学性”的追问中寻找到理论的突破口。从文学的外部和内部入手,理论家们都收获了不同的成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些追问中,学界更多的是把“文学性”作为一种即定的价值标准运用于文学以及文化研究的各个领域,以至于在运用过程中由于无法确定其内涵而掩盖了文学的本质意义,使“文学性”漂浮于事物的表面,并在不断的蔓延中逐渐边缘化了。于是,“文学性”在这样一个混乱多义的语境下迷失了自身。
文学是人(作家)写的,又是写给人(读者)看的,其目的就是要让人(作者)与人(读者)进行艺术交流,这就使得从读者的阅读角度来探寻“文学性”成为一种可能。读者带着交往的目的进入到文学的阅读当中,在世界、文本、作者、读者所构成的交往网络中,去探寻文学给予自身的关注与呵护。因此,在文学交往活动中包含着关注人自身、呵护人自身的本质。
本文将从三个部分来结构:首先,在“文学性”的探寻史中发现前人理论的不足,并从中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说明对“文学性”的探索应从人自身入手。其次,以交往作为切入点,从文学交往与人的存在方式角度出发,总结出文学交往是人类最为深刻的交流形式之一。最后,从读者角度入手,以作家在创作交往和读者在阅读交往中的自我呵护,来找到文学的最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