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普遍希望通过避税来降低自身税收成本,将更多的通过税收规避留下来的现金流留在企业内部,以增加企业的自身价值。如何科学有效地通过避税来提升企业价值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理论认为,避税是将国家财富向企业进行转移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税收规避能够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从而增加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然而随着现代企业财务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学者逐渐以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研究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考虑到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代理冲突问题后,高层管理者极有可能通过复杂的税收规避行为谋求私人利益,并因此损害企业价值。进一步将薪酬激励因素纳入考虑,由于科学且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可以抑制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与代理冲突问题,因此提高企业的薪酬激励水平可以降低税收规避行为所带来的非税收成本,有利于企业通过实施税收规避行为提升企业价值。 本文首先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为探讨对象,综合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以及激励理论,选取2007-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将过度投资与在职消费作为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表征,分析税收规避行为背后隐藏的过度投资与在职消费行为,为揭示企业税收规避过程中存在的代理成本问题提供更加直接的证据。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结合内部公司治理的视角,进一步研究高层管理者的薪酬激励水平对税收规避与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的薪酬激励水平越高,税收规避程度就越低。反之,如果高层管理者从显性薪酬合约中获得的货币薪酬越低,他们通过税收规避交易进行寻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表现出的税收规避程度就会越高。第二,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越高,投资效率也就越低。将非效率投资区分为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后发现,企业的税收规避活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过度投资,并非投资不足。第三,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越高,在职消费现象就越严重。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相互分离,高层管理者可能在税收规避过程中利用其所掌握对企业的经营控制权过度追求在职消费。第四,薪酬激励作为一种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地遏制税收规避活动所导致高层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着重考察了不同薪酬激励水平下税收规避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得出相关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修改所得税会计的相关准则,加强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度;健全法律外治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与公司业绩相关联的薪酬激励机制。但是,由于本人研究水平有限,可能使得结果出现某些偏差,例如:第一,本文只研究了企业的所得税税收规避活动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而没有研究企业流转税的税收规避活动对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第二,高层管理者激励可分为货币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本文主要基于高层管理者货币薪酬激励视角来研究薪酬激励对税收规避和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而没有考虑高层管理者股权激励是否会影响税收规避和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之间关系;第三,由于在职消费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并且难以与正常经营支出进行区分,因此国内外学术界没有一致的度量标准。因此本文的衡量在职消费的指标未能全面而准确地量化在职消费。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继续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