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大黄芒硝敷脐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口服琥珀酸普芦卡必利对比,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并评估两组疗法的临床疗效和治愈率,为临床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或住院部的患者60例,年龄在18-75岁区间,均明确诊断为慢传输型便秘。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普芦卡必利口服,2mg,1次/天;治疗组在大黄芒硝4-5g贴敷于神阙穴基础上加上生物反馈,连续治疗30d,除此之外,两组均在指导下合理饮食及规律排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盆底Glazer评估及肛门直肠测压,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经计算P值均>0.05,两组差异不明显,故两组相关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对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便秘症状积分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经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减少;除腹胀积分外,大黄芒硝敷脐联合生物反馈组的粪便性状积分、排便间隔时间积分、排便困难积分及身热心烦积分均明显低于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利于改善便秘症状,且综合治疗组在改善粪质、排便困难及排便时间间隔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各项评分均较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治疗组盆底肌电评估及肛门直肠压力较治疗前有较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盆底肌电中前基线和快速收缩阶段以及肛管直肠测压中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收缩压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盆底各项肌电评估及肛门直肠压力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P<0.01)。4.治疗组治愈率为30.00%,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率为20.00%,有效率为73.33%。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芒硝敷脐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疗效确切,且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排便困难方面均有一定效果,疗效优于口服促胃肠动力的普芦卡必利,临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