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班主任自身的专业发展程度直接制约着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并进而在班集体的建设、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投射出来,也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学校发展。班主任评价作为班主任队伍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和主要机制,对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及其专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班主任获得专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遗憾的是,虽然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呼声渐涨,但是,现实中的班主任评价究其实质还是停留在工作考评层面,这种工作评价难以激发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自主性,难以满足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高需求,与学校建设优质师资队伍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目标不相符。因此,改革现有班主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套能够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班主任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以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为目的,全面反映班主任专业发展状态及专业运用情况,促进班主任专业反思的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它是衡量班主任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在班主任专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督促和反馈作用。这一体系的构建具体体现在:围绕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总目标建立三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运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主体及其权重,根据专业发展评价指标确立的评价标准以及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操作方法等。班主任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能够有效解决班主任管理中的低层次徘徊的局面,激发班主任专业发展自主性,还能丰富班主任评价工作理论,有利于促进班主任观念转变和成长、推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质量。本研究基于上海市大同中学个案的调查以及对三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班主任评价指标的比较,对高中班主任专业发展及其评价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研究从个案调查和访谈入手,以编制的“高中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以上海市大同中学班主任为调查对象,了解了当前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班主任对自身专业发展有较高的需求度,专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不强,评价是影响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评价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影响的调查显示,目前的评价指标不能全面考察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状况,班主任的个性、想法被排斥在考评主流之外。除了职业消退期,评价对处于职业发展各阶段的班主任专业发展都会带来影响。剖析大同中学现有班主任评价指标体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集中在考核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作用,不能全面反映班主任专业发展状况;评价主体权重分配模糊,班主任自评流于形式,自评地位难以保障;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向班主任工作职责和作用绝对性倾斜;操作方法过于追求简单,评价结果没有反馈机制,难以达到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督促和促进的评价目的。此外,对沪上三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班主任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类似大同中学班主任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对调查结果再分析发现:造成目前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的原因是缺乏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保障,缺乏对班主任专业地位的共识,班主任专业发展成了教师业务发展的附属品。因此,构建班主任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校的育人目标、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等学校实际出发,立足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利用班主任电子成长档案加强过程管理;建立由班主任自身、学生、年级组、学校组成的四级评价主体,明确权重比例,保障班主任自评地位;结合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借鉴其它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班主任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成分,从班主任专业情感和态度、专业道德和信念、专业能力和知识、专业职责和作用等四方面构建起一套班主任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