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的恶性肿瘤。据估计,全世界2018年将有大约154,050人死于该疾病。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原发性肺癌的85%。近年来随着肿瘤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已经探索了治疗NSCLC的进展途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为一些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5年生存率(约18%)仍然非常低。因此,有必要确定新的和更有效的NSCLC治疗靶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NFR2)都是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受体。由于它们不同的细胞质结构域,这两种受体在与TNF相互作用时引发不同的信号传导途径。TNFR1信号传导途径已被广泛研究。它通过激活其细胞质区域中的死亡结构域来介导TNF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这可能导致有效的抗肿瘤作用。然而,与TNFR1相比,很少有研究去阐明TNFR2信号传导途径。TNFR2主要在T淋巴细胞,髓样抑制细胞,内皮细胞,心肌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胸腺细胞中表达,在抗炎过程和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最近TNFR2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有所增加。TNFR2已被发现于各种肿瘤,如卵巢癌、乳腺癌、食道癌、骨髓瘤和结肠直肠癌,TNFR2被认为是肿瘤促进因子,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激活免疫抑制细胞参与肿瘤进展,并支持免疫逃逸。然而,关于TNFR2在人NSCLC组织中的表达的研究极少,因此,研究TNFR2在NSCLC中的表达,可能成为治疗NSCLC的新靶点。研究目的探讨TNFR2在人NSCLC组织和人细胞系的表达和探讨TNFR2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及与NSCLC患者的生存期的分析,为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并为进一步研究TNFR2与促进NSCLC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依据。研究方法1.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收集的71名NSCLC患者的组织和对应的25名癌旁非肿瘤组织的TNFR2蛋白的表达分布。2.Western blot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H1299、H1975和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的TNFR2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H1299、H1975和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的TNFR2 mRNA的表达。研究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NSCLC组织与癌旁非肿瘤组织相比差异显著(P<0.0001),三种人NSCLC细胞系A549,H1299和H1975中TNFR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EAS-2B细胞(P<0.05)。2.TNFR2的高表达与肿瘤分期(P=0.006)和淋巴结转移(P=0.012)相关。将71个NSCLC样本分成2组,低表达组(n=46)和高表达组(n=25)。在临床分期为III/IV期20名NSCLC患者中,其中有8名患者为TNFR2低表达,12名患者为TNFR2高表达,用X~2检验统计,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06)。在淋巴结转移的26名患者中,其中有12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低表达TNFR2,14名患者高表达TNFR2,用X~2检验统计,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12)。然而,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的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证实了TNFR2与NSCLC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关联性。TNFR2高表达与较短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TNFR2(P=0.022),临床分期(P=0.000)和淋巴结转移(P=0.000)与OS显著相关。TNFR2(P=0.002),临床分期(P=0.000)和淋巴结转移(P=0.000)与DFS显著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TNFR2(P=0.036),临床分期(P=0.000),淋巴结转移(P=0.000)和腺癌亚型(P=0.039)与OS有关,TNFR2(P=0.002)和临床分期(P=0.000)与DFS有关。结论1.TNFR2在人NSCLC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明显升高。2.TNFR2与NSCLC预后不良有关,TNFR2可能成为NSCLC患者的新的辅助预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