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旨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三白草为研究对象,在原有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现代分析技术与方法,开展三白草药材质量标准、产地调研及采收加工研究,建立三白草的综合质量评价方法,更加全面地控制其质量。方法1.产地调查(1)实地考察:考察三白草野生资源分布,对三白草药材资源分布进行评估。并对三白草的形态,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病虫害情况、当地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总结得到三白草的分布、生长情况等信息。(2)市场调研:对市场上三白草药材的产地来源,主要用途、加工方法、产量、市场价格等进行调查,总结得到其加工方法、产量等信息。2.药材质量标准研究(1)药材收集。收集三白草药材,照《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三白草项下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药材开展后续研究。(2)化学成分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对三白草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与数据库匹配及文献比对分析,明确三白草所含化学成分。(3)指纹图谱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三白草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分别对色谱条件和样品制备方法进行优选,并完成方法学考察,建立药材HPLC指纹图谱,运用国家药典委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进行相似度计算,并结合SPSS软件对得到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4)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多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和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为评价指标,建立三白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5)含量测定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建立三白草中总黄酮、总木脂素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并进行线性范围、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同时测定三白草中多种黄酮类成分、多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专属性、线性范围、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等方法学考察。3.三白草采收加工工艺研究运用建立好的三白草质量标准,对不同干燥工艺、不同采收季节三白草进行质量对比研究,确定最优的采收加工条件,建立三白草药材的采收加工标准。结果1.产地调查调研结果表明,三白草为中药小品种,用量很小,主要为野生资源,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本研究以广东台山端芬镇、广西崇左天等县、湖北黄冈罗田县3个地区为代表,对三白草的形态、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病虫害情况、当地使用情况、主要用途、加工方法、产量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个产地三白草原植物状况、生长环境、药材质量、当地应用、产地加工、炮制、储存运输均无明显差异,均为野生资源,生于溪边、水沟边或湿润沙地,分布分散;野生三白草虫害明显,资源在逐渐减少;当地少有应用,多为采根鲜用;药材采后加工简陋,多为日光曝晒;存放环境简陋,未进行控温控湿,容易受潮。三个产地分别在3-8月、5-6月花期、一年春夏两季对三白草药材进行采收;产量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均在1000公斤以下,这与药材为小品种,应用较少有关。2.三白草质量标准研究(1)收集了 35批三白草药材,照《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三白草项下标准进行检验,35批三白草药材均符合药典规定。(2)采用UPLC-Q-TOF法对三白草药材进行分析,正负离子共采集了 490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17个有紫外响应的色谱峰,分别为绿原酸、1-(7H-Purin-6-yl)-4piperidinecarboxamide、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3-鼠李糖苷-7-葡萄糖苷、槲皮苷(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红楠素D、三白草醇、Gelomulide N、三白草酮、(-)-二氢愈创木脂酸、芒卡樟素A、2,3,4-Tri-O-acetyl-1-O-[(1 3 ζ,18ζ)-2-cyano-3,12,28-trioxoole]、12-Phenyldodecanoic acid、马纳萨亭 B、5-(2,5-Dimethyl-Benzyloxy)-2-Methyl-Benzofuran-3-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3)建立了三白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共有模式,确定了 19个共有峰,并指认出其中10个共有峰,分别为1号峰芦丁、2号峰金丝桃苷、3号峰槲皮苷、5号峰马兜铃内酰胺AⅡ、12号峰三白草酮、13号峰三白草醇、14号峰里卡灵A、15号峰4-O-去甲基马纳萨亭B、17号峰里卡灵B、19号峰马纳萨亭B。35批样品中,其中一批与其它批次相差较大,对其余34批三白草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显示,24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0以上,10批样品相似度在0.80~0.90之间。(4)分别以黄酮类成分(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及木脂素类成分(里卡灵B、三白草酮、里卡灵A)为指标,建立了三白草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5)含量测定:34批三白草总黄酮含量在2.26%~5.41%之间;总木脂素含量在0.56%~1.21%之间;三白草芦丁含量在在0.0135%~0.0476%之间;金丝桃苷在0.0268%~0.0654%之间;异槲皮苷在0.0096%~0.0530%之间;槲皮苷在0.0226%~0.0734%之间;槲皮素在0.0019%~0.0161%之间,五种黄酮类成分总含量在0.0757%~0.2642%之间。三白草中三白草酮含量均≥0.1%;三白草醇含量在之间0.0079%~0.0238%;SaurucinolI含量在0.0122%~0.0330%之间;里卡灵A含量在 0.0059%~0.1136%之间;4-O-去甲基马纳萨亭 B 含量在0.0079%~0.0410%之间;里卡灵B含量在0.0010%~0.0371%之间;马纳萨亭B含量在0.0151%~0.0285%之间,除三白草酮外6种木脂素成分的总含量在0.1000%~0.2431%之间。3.三白草采收加工工艺研究(1)不同干燥工艺研究 不同干燥条件下,三白草总黄酮含量、总木脂素含量、黄酮成分总含量、木脂素成分总含量结果均显示,在30℃烘干干燥条件下的对上述成分的保留效率最高。因此,干燥工艺建议选择30℃烘干干燥。(2)不同采收季节研究 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三白草木脂素成分有差异。从整体上看,三白草总黄酮含量和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三月>六月(花期),三白草总木脂素含量和木脂素成分总含量:六月(花期)>三月;前期研究表明,三白草木脂素族化合物为抗EB病毒的有效部位,综合考虑,选择6月(花期)为其采收季节。结论本论文在《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三白草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现代分析技术与方法,对三白草药材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控制研究,分别建立了三白草的HPLC指纹图谱、TLC快速鉴别、三白草中总黄酮、总木脂素UV含量测定及5种黄酮类成分、7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UPLC同时测定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三白草的质量控制水平。通过调研,总结了三白草的资源分布情况,并确定了三白草的采收加工工艺,为三白草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