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中药赤丹丸中芍药苷的药动学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芍药苷在大鼠血浆及组织中的HPLC检测方法,并采用此方法测试指标成分芍药苷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变化,比较药动学参数,研究赤丹丸中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比较配伍前后大鼠各组织中芍药苷浓度的变化,考察赤丹丸中芍药苷在大鼠各组织分布状况的改变。   方法:   1、建立HPLC法测定芍药苷在大鼠血浆及组织中的含量。色谱仪:Agilent1100;色谱柱:Diamonsil Ci8(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1;流动相:血浆中采用的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29:71:0.07),组织匀浆液采用的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梯度洗脱(0min,27:73:0.07;15min,24:76:0.07)。   2、芍药苷在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分为赤芍组、赤丹丸组,分别灌胃给予赤芍煎煮液、赤丹丸煎煮液,各组芍药苷给药量均为265mg·kg-1。各组分别于给药前(0min)和给药后5、10、20、30、40、60、120、240、360、540、720min采血,沉淀蛋白法提取血浆中的芍药苷,以栀子苷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的浓度,DAS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   3、芍药苷组织分布研究:实验分为赤芍组、赤丹丸组,分别灌胃给予赤芍煎煮液、复方赤丹丸煎煮液,各组芍药苷给药量均为265mg·kg-1。各组分别于给药后20、30、60min处死。并迅速取出心、肝、脾、肺、肾、子宫、卵巢,沉淀蛋白法提取各组织中的芍药苷,以栀子苷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各组织中芍药苷的浓度。   结果:   1、芍药苷在大鼠血浆及组织中的HPLC法的方法学研究中,低、中、高浓度的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及稳定性等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为芍药苷在大鼠血浆及组织中的测定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2、给予赤丹丸组与单独给予赤芍组相比,芍药苷在大鼠血浆内Tmax,CL,MRT0→τ降低,t1/2,Cmax,Vd,MRT0→∞,AUC0→τ和AUC0→∞均升高,其中Tmax,Cmax和t1/2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   3、赤芍组中芍药苷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为肺>肾>卵巢>子宫>脾>心>肝,赤丹丸组中芍药苷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为肺>子宫>肾>心>卵巢>肝>脾。赤丹丸组大部分组织中芍药苷含量大于赤芍组,子宫和卵巢更为明显。   结论:赤丹丸的组方配伍可显著影响君药赤芍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药动学。配伍后,芍药苷的吸收量增加,吸收速度加快,消除减慢,并使芍药苷从血液向组织转移的速度降低;芍药苷在各组织中的浓度较赤芍组明显升高,赤丹丸的配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芍药苷在组织中的分布。子宫和卵巢中芍药苷的含量也较大。本研究为深入研究组方原理奠定理论基础,为中药复方制剂在体内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并指导临床用药情况。
其他文献
针对研究生英语写作中呈现的口语化问题,选取5个典型的口语体特征作为考察对象,定量分析学生在写作中表现的口语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显性教学方法,对参加调查的学生讲解口
背景 部分肝切除手术(PHx)是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肝硬化等终末期肝脏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部分肝切除手术后,机体的代谢反应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以适应术后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