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ell-in-cell是指活细胞进入其他细胞体内的现象,与吞噬作用主动将死细胞或凋亡细胞包裹摄入不同,在cell-in-cell胞内嵌合结构的形成过程中,两种细胞都表现出一定的作用,并且cell-in-cell胞内嵌合结构形成后,内在的细胞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虽然大部分最终死亡,但有些能在细胞内存活,进行细胞分裂,甚至能逃逸。可以将cell-in-cell简单地分为两类,同种细胞之间(homotypiccell-in-cell)和异种细胞间(heterotypic cell-in-cell)。 自19世纪末始,就有科学家在组织切片中发现这种完整细胞进入活细胞的行为,且主要发现在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间。1925年Lewis用实验手段观察到蛙血细胞进入相邻细胞的现象,1956年Humble等人首先将这一现象定义为Emperipo lesis—“inside round about wandering”,即伸入运动,并提出具有伸入运动倾向的淋巴细胞对癌细胞、巨核细胞及其他高有丝分裂水平的细胞具有显著的亲和力,并推测机体可能借助这些淋巴细胞表达对癌细胞的免疫功能。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淋巴细胞进入肿瘤细胞具有普遍性,多种具有杀伤能力的淋巴细胞均能进入肿瘤细胞中,不同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形成cell-in-cell的比率有差别,而且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cell-in-cell现象没有细胞种系来源的限制性。 Cell-in-cell自发现起便被高度关注,然而由于细胞自发形成cell-in-cell胞内嵌和结构的比率较低(大部分在≤10%,除去部分同种细胞钻瘤外),因此研究的要点是分离高纯度cell-in-cell胞内嵌和结构,所以高效、简易的分离技术也将成为高度关注和引用的热点。 本文主要通过建立人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PBMCs)-人肝癌细胞PLC/PRF/5以及小鼠脾淋巴细胞-PLC/PRF/5两组淋巴细胞-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形成的异种细胞间cell-in-cell胞内嵌和结构的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ell-in-cell现象发生几率,建立一种客观、高效的检测技术,并使得分离高纯度的cell-in-cell胞内嵌和结构成为可能。并且,研究发现当淋巴细胞体外活化提高杀伤性淋巴细胞的比例后,cell-in-cell的形成率提高,表明杀伤性细胞更容易形成cell-in-cell胞内嵌和结构。 在此技术手段基础上,我们分别利用小鼠脾淋巴细胞-PLC/PRF/5以及小鼠LAK细胞-PLC/PRF/5的模型,加之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应用,分选出高纯度的cell-in-cell胞内嵌和结构(纯度>80%),即分别包含小鼠脾淋巴细胞及小鼠LAK细胞的PLC/PRF/5。进一步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寻找到在cell-in-cell的形成和存在过程中靶细胞发生表达差异,表达上调的基因45个,参与的通路主要有细胞粘附、细胞通讯、信号转到、脂类代谢、能量代谢等;效应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1510种,初步探索cell-in-cell形成机制,基因的具体作用还需后续实验研究。 另外,将分选后的含有cell-in-cell胞内嵌和结构的PLC/PRF/5细胞(P-L,P-S)与未形成cell-in-cell胞内嵌和结构的PLC/PRF/5(PLCsorting)细胞进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结果表明:P-L,P-S形成肉眼可见克隆时间较PLC细胞早,培养两周后形成克隆数明显增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与肿瘤细胞的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密切相关,其大小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成瘤能力和恶性程度。表明淋巴细胞进入肿瘤细胞后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提高,有可能是肿瘤细胞免疫逃避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