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高中生的主要学习科目之一,不仅在智育层面上,而且在德育层面上对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与稳固、思想道德水平的稳步提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高中语文的教材设置上,文言文篇目占有很大的比重。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中学生应当“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除了在知识学习及其学习方法层面的要求之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德育层面的要求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从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入手,立足于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材体系,分门别类地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的德育应用价值进行辨别分析,并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分析其德育价值,对文言文教材的德育定位进行的思考。期待能找到较为合适的德育方法来促进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可以系统的对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观念进行新的认识和体验,发挥文言文教学的最大德育应用价值。另外,在对文言教材传统思想道德观念进行深入解读的同时,深入把握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性和发展性,探寻传统思想道德在当今学生德育工作中如何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进行结合和发展,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高中文言文德育素材解读,从“仁爱为怀”、“义理为先”、“国家至上”、“礼法先行”、“敬畏自然”五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所蕴含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观念进行解读,并且将传统的思想道德观与当今时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的发展要求相结合,探寻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当今时代的现实实践意义。第三部分重点寻求利用文言文开展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探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文言文篇目进行德育工作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与方法,包括“发展性原则”、“协作性原则”和“规律性原则”第四部分着重探讨利用文言文开展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优化策略。从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实践出发,笔者认为,“营造良好的富于传统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专题性学习”、“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引入班级思想建设工作”是高中语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