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岛钢管群桩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6075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BAG07B01)为依托,基于大量已有文献调研,研究适用于地表大面积堆载作用下的桩侧负摩阻力、中性点及下拉力、负摩阻力群桩效应、负摩阻力群桩沉降计算理论和方法,同时针对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处沉管隧道下钢管桩基础负摩阻力的工程特点,以室内模型试验为基础,重点分析了桩顶及土表荷载不同施加顺序、土表四面堆载及两侧堆载的荷载作用形式差异、桩周土类别差异、桩端土层刚度变化对负摩阻力的影响,研究了负摩阻力的群桩效应以及时间效应。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了解桩基负摩阻力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处沉管隧道的钢管桩基础由于沉管两侧筑岛堆载造成的桩基负摩阻力问题,明确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意义。  总结已有的负摩阻力计算理论和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相关规范方法,依据港珠澳大桥的工程特点,研究适用于大面积堆载作用下的负摩阻力计算理论。从桩身侧摩阻力的分布曲线出发,推导中性点和下拉力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对中性点位置与下拉力计算结果进行了参数影响研究。对负摩阻力的群桩效应开展计算理论的研究,讨论考虑基桩位置影响的群桩效应系数计算方法。基于国内外规范条文的研究,探讨负摩阻力桩基的承载力设计方法。  根据Geddes应力解的弹性叠加原理,将桩侧摩阻力沿桩高划分为不同的区块,推导负摩阻力作用下桩端土层内任一深度处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公式,得到考虑群桩效应的负摩阻力群桩沉降计算方法。对等代墩基础法进行了探讨,给出可用于计算负摩阻力群桩沉降的等代墩基础法。基于沉降比法的概念,提出了改进的计算负摩阻力群桩沉降的负摩阻力沉降比法。  设计、实施桩顶及土载不同施加顺序下的单桩负摩阻力试验,并在试验中引进颗粒图像测速(PIV)技术,研究桩土相对位移及土体内部颗粒的位移。重点研究:不同荷载施加顺序引起的相同桩顶荷载下桩沉降、下拉力及中性点位置的差异;桩径对桩沉降及负摩阻力的影响:采用PIV技术研究加载前后桩侧以及桩端附近土颗粒位移,与沉降标所测位移值进行对比,并分析桩基沉降造成的桩端处位移影响范围。  开展单桩、群桩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负摩阻力的群桩效应,群桩桩间距、基桩位置、桩数对下拉力、中性点的影响,群桩内外土层不同深度沉降差异及随土载荷变化的情况;土表四面堆载和两侧堆载作用下,单桩及群桩的负摩阻力差异;桩基负摩阻力在砂土中与黏土中的差异,黏土固结及负摩阻力发展时间效应;桩端土刚度变化对桩身下拉力及其中性点位置的影响。利用本文计算理论对模型试验及文献工程实例进行对比验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针对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处沉管隧道底部桩基础的某设计方案,采用本文提出的桩基负摩阻力计算理论和负摩阻力群桩沉降计算理论,计算得到不同位置基桩的中性点、下拉力以及沉降,重点研究了基桩位置以及基桩相互作用对计算结果影响。研究结论对分析港珠澳大桥工程的钢管桩负摩阻力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实用价值。  总之,本文针对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处桩基负摩阻力的工程特点,深入研究负摩阻力计算理论、中性点计算方法、负摩阻力群桩沉降计算方法,并通过模型试验对相关桩基负摩阻力影响因素加以研究,以达到应用于实际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钢结构的发展,常用钢柱脚的制作日益标准、规范,其性能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但作为常见柱脚之一的外露型柱脚的研究却停滞不前。本文的研究是针对简单的露出型铸钢柱脚进行力学
学位
冻融破坏的建筑物极为广泛,包括水工建筑物,公路桥梁与铁路桥梁等结构也遭受着非常巨大的冻融破坏。因此混凝土的耐久性成为当今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厄待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以研究聚丙烯纤维引气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为主,分别配制C30、C50两种强度等级混凝土。在此基础上对C30和C50基准混凝土分别考虑在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和引气剂掺量下的相关力学性能研究和抗冻性能研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聚丙烯纤维和
我国以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大量燃煤产物的产生。这些燃煤产物,主要包括,粉煤灰、底灰、脱硫石膏等,需要使用合理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处置。在传统填埋技术中,使用压实黏土作为填埋场的防污屏障可以起到二次污染防控的效果。然而,填埋场的设计要求对压实黏土的施工及土质具有严格的控制:一方面若想达到国标GB50869-2013要求的渗透系数(即1x10~(-9) m/s),对压实黏土的物理性质有严苛的要求,这
学位
学位
在我国,约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多数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然而农村民居建设从选址、规划设计、房屋施工、抗震设防等多个环节都缺乏统一的
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增设耗能减震装置(阻尼器),可以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从而减小结构主体在风载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这种技术称为耗能减震技术,目前正迅速地发展起来。作为阻尼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将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起来提供了优于传统的钢框架和混凝土框架多个优点:柱子采用钢筋混凝土柱,由于混凝土受压性能好,而且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大、
建筑风环境主要包括室外风环境和室内自然通风。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和建筑物密度的不断增大,风环境已经成为影响人居品质的重要因素。室外风环境关系到行人舒适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