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引入,就是在教学时运用某种手段和方法引入概念,以便于教学对象更好地理解概念,概念引入环节在整个概念课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文本分析与问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概念引入方式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概念引入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将概念引入方式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教材为依托,通过文本分析法,从不同知识维度研究了概念引入方式在教材中的分布,得出结论:(1)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在概念引入环节的设置上注重多样性,其中通过实际事例或实物、模型引入的新概念最多,占35. 71%;其次是通过创设应用型情境和在原有概念基础上引入的新概念,分别占29. 46%和18. 75%;而从生活中的活动或数学活动引入以及从数学的内在需要引入的新概念却很少,只占了 9. 82%和6. 25%;(2)不同概念引入方式所适合的知识领域有所不同,从实物引入的方法最适合“几何与图形”,原有概念引入的方法最适合“数与代数”,活动引入最适合“概率与统计”,情境引入法则在“数与代数”和“概率与统计”中都有广泛应用。通过对高中数学概念引入方式的实施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如下主要结论:(1)大多数教师已经能够认识到概念引入对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但实施情况却因人而异;(2)各类概念引入方式都有其优点,但被接受程度却不同,教师对引入方法的选择与教材编写的风格也有所不同;(3)课标和教师均认为概念引入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同的是多数教师认为概念引入时无需执着于是否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倾斜角和映射两个概念四个老师的概念引入环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概念引入的三个原则:积极性、启发性和最近发展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