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色笔记》自1962年出版以来,被认为是多丽丝·莱辛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其独特的结构以及深刻的主题意义吸引了文学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安娜通过四本笔记的帮助重建生活的过程。学者们多从女性主义、心理学、哲学、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角度研究这部著作,但是鲜有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三种伦理关系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作品中展示的伦理道德,并阐述其中所引发的伦理道德思考,期望给现代社会以启迪。文章的导论部分简要介绍多丽丝·莱辛及其主要作品《金色笔记》,相关的文献综述以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主体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章探讨了主人公安娜寻找自我的过程,阐释了人与自我的关系。安娜作为一名离异的单身女性,先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苦痛,其中包括与家人及情人关系破裂的痛苦,无法实现自己写作目的的痛苦,以及政治理想破灭所带来的苦痛,这些痛苦导致了安娜无法认清自己,导致了自我身份的丢失。随后,她通过自我觉醒以及朋友的帮助,开始重新寻找自我,即寻找她的自我身份。安娜寻找自我的过程包括捍卫个人自由及追求独立的女性角色;正确处理自己的写作目的与现实间的差异;以及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安娜终于找到了自我,对于自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第二章讨论了人与他人的关系。首先从安娜与其女儿及前夫的关系冲突出发,论述了安娜在冲突与矛盾中寻求和谐的过程。其次具体分析了安娜与其身边男性的关系,论述了她由幻想到觉醒的过程。最后通过安娜与其朋友和同事关系的描述,展现了她对友谊中求同存异的态度。通过这三方面的叙述和讨论,论证了寻求和谐是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主旋律。第三章探讨了人们在社会中求真的过程,其体现了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本部分用反证的手法,论证了如果没有真,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会出现悲剧。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指出《金色笔记》记录的是主人公安娜由迷失自我的单身母亲,到完全独立的自由女性的自我觉醒的过程。作者通过分析在此过程中安娜的种种体验,探索了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指出寻求自我,追求和谐,以及求真,是以上关系的主旋律。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手段去解读小说《金色笔记》,是一个新的尝试,本文作者同时也希望通过对其分析,为这部经典著作的解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