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垃圾围城”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既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又是环境治理的基础阵地。社区环境治理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有关部门。参与式治理理念启示我们,要以创新社区治理为主线,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多元主体良性互动为思路,着力解决社区环境治理问题。本研究以苏州市J社区为例,立足于社会工作者开展的垃圾分类建设项目,重点研究了社会工作者在参与式治理理念的指导下介入城市社区环境治理的实务过程、介入成效和问题。经过实地调研,社会工作者发现J社区在社区环境和居民参与两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以参与式治理理念为理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分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介入J社区的环境治理工作。在前期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居民信任,与其建立专业关系,共同发掘社区资本、审视社区不足,加大宣传力度,进行社区教育;在中期行动阶段,社会工作者发掘并培养居民骨干与社区志愿者,协助社区环境自治组织在社区内开展活动,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在后期巩固阶段,社会工作者则引导居民外出交流学习,创办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平台。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者介入城市社区环境治理的实践是可行且有效的。项目实施以来,J社区垃圾减量明显,社区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居民们能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显著提高。在社会工作者的支持下,社区成立了垃圾分类处理协会和楼道自治理事会,建立了一支稳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但是,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忽视社区居民多元化特点、社区环境治理监管机制不完善、居民与政府部门间的直接对话缺失等问题。对此,社会工作者必须进一步探索城市社区环境治理之道,从培养居民骨干与志愿者、培育社区环保自治组织、搭建多元主体协商平台、健全环境治理监管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更好地践行参与式治理理念,持续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以多元协商共治促进社区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