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价值是由“物”作为它的承担者的,没有商品,没有“物”也就无法谈及价值。在之前我们总是强调“物”的有形性,但事实上,物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反对劳动价值论者没有充分认识到价值和“物”(或者说是财富)的区别,他们抛开了人的劳动的特性,强调物和人之间的关系。而维护劳动价值论者则强调价值的劳动属性而不重视“物”的作用。这是属于不同层面的争论。在当前,不是价值的含义发生了变化,而是代表价值的“物”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同时凝结在“物”上的价值也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而应该用过程的观点来研究。劳动是人同自然界发生的相互沟通的过程,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同自然界的交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只有生产性劳动、只有直接和自然界发生交往的劳动才是劳动,只有这样的劳动才会创造包含到“物”的价值,才形成价值。而事实上当前社会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劳动,人是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全球化了的整体在同自然界打交道。而且我们的劳动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今天我们以破坏环境的方式同自然界发生矛盾,那么我们就会影响到后来的人的劳动形式和结果。同样我们也受到历史人的劳动的影响。因此,把劳动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劳动,我们就会认识到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人造资本和具体的劳动一样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并会影响到自然的“物”的创造。对于“物”的创造是同等重要的。可以看作是价值的源泉。本文除引言、结论外,共分三章,全文共三万字。引言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传统的价值源泉理论本章重点分析了价值的历史含义,通过对财富和价值关系的分析指出:财富是从自然的、物的角度来看待的,而价值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的,价值是凝结在财富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并且分析了财富形态的时代变化,无形财富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物质财富;并对我国当前各种价值源泉理论作了一个概括,指出他们之间主要的分歧存在于对财富和价值的关系、劳动、资本的不同理解上,核心是对价值含义的理解不同。第二章价值源泉的具体形态本章通过对劳动的分析指出,作为具体的个人劳动不是独立的,其本身就是社会的,劳动是一个整体劳动的过程,是一个合力;另外,人类的认识性劳动要比直接生产性劳动更为重要,科学性劳动、管理劳动就属于认识性劳动;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作为特殊的资本同劳动有着重要的关系,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对价值创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章厘清价值源泉问题的意义本章指出通过对价值源泉的探讨,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对整个政治经济学的重新认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可能对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对我国现阶段的方针政策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结论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再次重申笔者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