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荫桓作为晚清政坛上经历丰富、地位显赫的重要人物,虽较少进入主流视野,但在晚清的戊戌变法和一系列国际外交事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张荫桓不但以一名捐官小吏一步步跻身总理衙门,多次出使海外各国,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更在回国后官至六部,与李鸿章、翁同龢等人协助光绪帝处理内政,并积极引荐康有为等维新人士,推动和主持了戊戌变法,可谓是“戊戌变法之幕后大人物”。而变法失败后,在其获罪流放和诏杀复职的复杂过程之中,无不充斥着清政府各方势力之间以及国际上英美等国与清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张荫桓之死,作为特殊背景下晚清内政与外交局势的突出反映,体现了朝中帝后之间、新旧之间以及国际上列强之间、内外之间的对峙与妥协。从起初变法中张因亲近日本主张维新而获罪,到英日联合干涉而免死流放,再到庚子年间清政府宣战列强再起烽烟而被杀,最后到清政府战败求和后列强一再照会而获官复原职,张荫桓的个人命运之沉浮,与晚清之内政与外交可谓息息相关。本文从后人整理出版的《张荫桓日记》以及《张荫桓集》入手,假借同时期相关人物的日记、论著和后人的笔记、述评为支撑,积极挖掘张荫桓个人的相关活动与思想主张,以尽力还原张荫桓在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贯穿于张荫桓之死过程中的晚清内部各方势力之间及国际上列强之间、内外之间的复杂关系。希望本文能为张荫桓这一长久以来为学界所忽视的历史人物的研究作出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