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社区居民参与式治理问题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抓好社区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保障,而强化居民参与式治理则是动力源泉。本文尝试研究伴随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而生的拆迁安置社区,有关居民参与式治理问题。从社区治理、公民参与、参与式治理等概念入手,主要以治理理论和公民参与理论作为理论工具,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宁波市江北区姚江社区开展实证研究,以调查问卷汇总结果作为依据,进而分析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现实情况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政府部门、属地街道、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各个关联主体的调研访谈,探析问题成因,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快速的制度变迁与尚未成形的治理机制衔接不够,二是涣散的形态结构与诉求多元的治理认同融贯不足,三是稀缺的公民精神与急剧变化的治理环境步调不一。最后,本文结合治理理论和公民参与理论以及上述实证结果,借鉴国内同类型社区的经验做法,尝试提出提高拆迁安置社区居民参与式治理效能的对策建议:第一是在强化居民参与保障方面,要理顺各方参与主体的权责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主导理念,强化社会保障兜底,有效衔接村社职能,让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有更多激情、更大空间;第二是在优化居民参与环境方面,要在拓展公共空间、增进群体互信、培育社会组织等方面精准发力,尽最大可能满足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第三是在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方面,关键是要增强内在动力,主要途径包括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重建熟人社会关系、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等方面,真正形成社区治理由“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的转变。
其他文献
“在读文教学中,把握主题思想,是关键性的教学阶段。读文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把握主题思想。只了解文章的局部,而不了解文章的整体;只了解人物和情节,而不了解主题思想,文章
近年来,国内并购市场迅速升温,交易金额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并购重组方式进行资产整合,以实现外部扩张或多元化经营的目标,同时国务院和证监会也颁布了相关政策,
水网型城市指的是水系呈网络状密布,不仅在城市环境中有明显的脉络廊道,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的空间范围。在这些地块内进行规划设计,必须重视对水文特征的考虑,减
随着激光的快速发展,单一波长激光已不能够满足多种多样应用需求。在太赫兹波、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激光显示、血液检测以及光谱分析等重要应用中,需要激光器同时输出两个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