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基于知信行理论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探讨该方案对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哮喘控制情况、肺功能及哮喘发作率的影响,为完善学龄期哮喘儿童健康宣教方案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文献回顾法分析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的干预现状,基于知信行理论构建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初稿,通过专家小组会议、预试验对干预方案进行修订,形成基于知信行理论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的最终版。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对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104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儿童进行干预,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样本共计纳入104例,其中流失4例(3.85%),最终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基于知信行理论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本研究的干预时间为24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2周、干预后24周通过量表评估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儿童哮喘控制情况,同步监测肺功能(包括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并统计实施干预方案12周内、24周内哮喘发作率。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为SPSS 26.0。结果1.通过专家小组会议、预试验,最终确定基于知信行理论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干预方案。2.哮喘儿童自我管理能力:重复测量方差结果证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两组样本病例自我管理量表和三个分量表(社会心理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干预结束,两组样本病例自我管理量表和三个分量表(社会心理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次为(123.40±6.18、108.64±4.15,P<0.05)、(31.38±3.43、29.00±2.13,P<0.05)、(66.46±4.12、61.22±6.38,P<0.05)、(25.56±2.49、22.62±2.07,P<0.05);24周干预结束后,两组样本病例自我管理量表和三个分量表(社会心理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次为(141.32±5.94、122.10±8.36,P<0.05)、(37.30±2.18、31.58±4.93,P<0.05)、(74.36±3.92、65.78±5.06,P<0.05)、(29.66±1.73、24.74±1.77,P<0.05)。3.哮喘儿童用药依从性情况: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观察组依从性是对照组的4.414倍(exp=1.485);干预12周后的依从性是干预前的2.159倍(exp=0.77),干预24周后的依从性是干预前的8.672倍(exp=2.160)。4.哮喘儿童哮喘控制情况:干预前,组间样本病例C-ACT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52±1.98、18.86±1.88,P>0.05);12周后,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显著改善(22.56±2.17、21.04±2.35,P<0.05);24周后,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进一步改善(24.32±2.01、22.32±2.42,P<0.05)。5.哮喘儿童肺功能情况:干预前,两组间比较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观察组哮喘儿童大气道功能(FVC%、FEV1%、PEF%)显著优于对照组,依次为(85.96±3.46、82.72±3.42,P<0.05)、(88.24±3.45、84.70±3.99,P<0.05)、(84.78±3.41、81.10±3.49,P<0.05);24周后,观察组哮喘儿童肺功能(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显著优于对照组,依次为(88.90±2.82、85.20±3.43,P<0.05)、(90.38±3.57、86.02±3.51,P<0.05)、(89.92±2.86、86.46±2.96,P<0.05)、(84.46±3.35、82.16±3.32,P<0.05)、(82.46±2.73、80.60±2.84,P<0.05)、(81.28±3.42、79.86±2.88,P<0.05)。6.儿童哮喘发作情况:12周干预结束,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25例(50%)、21例(42%)哮喘发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干预结束,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39例(78%)、25例(50%)哮喘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基于知信行理论学龄期哮喘儿童自我管理干预方案,通过改善学龄期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了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用药依从性,改善了哮喘控制水平及肺功能,进而减少了哮喘发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