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世纪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献交流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朝鲜半岛,作为东亚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早就与我国建立文化联系。可以说,古代朝鲜半岛文化的繁荣,与中朝之间以书籍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交流有重要关系。本文通过梳理中朝文献中关于两地文献交流的记载,梳理出公元1-12世纪这千余年两地文献交流的脉络,并以此来探索两地文化交流的过程以及影响。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公元一世纪,在汉的直接干预下,半岛诸国开始了各自的文明化过程,由于史料的缺乏,尚不能确定究竟有哪些书籍进入朝鲜半岛。通过对当时人口流动状况和汉字使用状况的考察,可以确定当时已经有汉籍进入了朝鲜半岛。  公元4世纪至7世纪中期,中国南北朝对立,新罗也正是三国并立、互相征战的时候。本期佛教在中国大兴,并掀起了第一个翻译佛经的高潮。佛教徒开始从中国出发向外传教,并于此时传入半岛诸国。可以说,本期佛经文献是两地文献交流的主流。另外,本期内《五经》等汉文典籍也确定进入了朝鲜半岛,对半岛的政治文化产生影响,东亚文化圈开始形成。  7世纪中期至9世纪末,中国的唐政权基本稳固并开始走向繁荣,新罗也完成了统一半岛的伟业,在此基础上,两地的文献交流开始迅速增长,并由于民间贸易的兴起,交流的方式开始多样化。  10世纪至12世纪晚期,经历了各自王朝晚期的战乱,两地又重新统一,并由于雕版印刷及造船术的进步,两地的文献交流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朝鲜半岛也不再只是接受文献,开始成规模得回馈中国。  总之,中国文献的传入,对朝鲜半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改变了它的文明进程,尤其是在半岛人民的精神层面,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有力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其他文献
王袆是元末明初名士,文史才兼备,曾师事元代大儒柳贯、黄溍。后仕朱元璋,洪武二年与宋濂同为《元史》总裁,洪武五年招谕云南,次年死节于此。后赐谥忠文,现有诗文集《王忠文集》、史
比格尔另辟蹊径,借“艺术体制”范畴考察资本主义艺术史,堪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艺术和美学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本文试图以《先锋派理论》一书为中心,辅以比格尔的其它散论,例如《
正在迅速发展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已经进入了句处理的前期,对自然语言进行深层分析是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继续向前发展的一大关键。目前,对语言篇章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研究方
本文尝试以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及20世纪30年代相关论争为个案,重新审视这一公认的“融会中西”的“京派”理论经典文本及其影响,考察30年代学院派面临并尝试扭转的文学生态与
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采用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对DH36船板钢在生产试制过程中产生的-40℃纵向冲击功波动较大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降低Ⅱ阶段的开轧温度,增大未再晶
本文主要分四节:  第一节将《庄子》的文本分为论述性和故事性文本两类,并将《庄子》故事文本大致分为“象征型故事”、“训诫型故事”和“启示型故事”三类。在此基础之上,
20世纪20年代初期,茅盾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在当时文坛影响巨大。这场论战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场关于文学思想观、文学创作观等方面的大规模交锋。本论文试图通过五个方面来分析茅
父权社会异性恋霸权的主导地位导致同性恋群体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而在文学研究领域,同性恋文学也长期遭受冷遇。本文以当代文学中的男性同性恋小说为论述对象,力求刨除偏见,重新
宫体诗在长期接受过程中逐渐形成色情的传统形象,这一普遍认知源于宫体诗对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设定的色情接受尺度的僭越。本文试图探讨色情意识的历史流变,总结不同时代文化环
本文主要讨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有”字句,文中将其分为三种结构:“有+名词性短语”、“有+动词性短语”和“有+小句”,并提出,“有”在这三种结构中的词性是统一的,都是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