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asc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DC-Chol和DOTAP在脂质体成膜前或成膜后不同阶段加入所制备的阳离子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及免疫原性,筛选DC-Chol和DOTAP修饰脂质体疫苗的最佳制备方法,筛选修饰脂质体的DC-Chol和DOTAP的最佳用量;筛选SA在在脂质体成膜前加入所制备的阳离子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及免疫原性,筛选SA修饰脂质体的最佳用量。[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联合冻融-冻干法分别制备中性脂质体、DC-Chol成膜前加入脂质体(DC-Chol剂量分别为250μg/鼠、500μg/鼠、750μg/鼠、900μg/鼠)、DOTAP成膜前加入脂质体(DOTAP剂量分别为450μg/鼠、600 μg/鼠、900 μg/鼠),腹腔免疫小鼠,以MTT法为指标,以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两种不同阳离子所修饰脂质体的最佳修饰用量;在最佳修饰用量的基础上,分别制备DC-Chol成膜前加入脂质体、DC-Chol成膜后加入脂质体、DOTAP成膜前加入脂质体、DOTAP成膜后加入脂质体,腹腔免疫小鼠,进行MTT实验,以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两种不同阳离子所修饰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方法;以SA为电荷修饰物,采用薄膜分散联合冻融-冻干法分别制备SA与大豆磷脂摩尔比为2%、3%、4%、5%、10%的脂质体冻干粉,进行MTT实验,以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SA修饰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的最佳用量;以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两种阳离子最佳制备方法和最佳修饰用量制备的脂质体疫苗的粒径和电位。以筛选出的最佳修饰用量和最佳制备方法制备脂质体,设计实验,分别免疫小鼠,于第7d、14d、28d通过MTT实验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标记实验来考察其免疫原性。[结果]通过MTT实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了两种阳离子修饰脂质体疫苗的最佳制备方法为成膜后加入法,DC-Chol修饰脂质体的最佳用量为50Oμg/鼠,成膜后加入DC-Chol修饰的脂质体平均粒径约为2.2μm,zeta电位约为18.9mV;DOTAP修饰脂质体的最佳用量为600μg/鼠,成膜后加入DOTAP修饰的脂质体平均粒径约为2.2μm,zeta电位约为17.9mV;脂质体成膜前加入SA修饰脂质体的最佳用量为2%(摩尔比),所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约为733.9nm,zeta电位约为13.2mV。免疫相同周期时,脂质体成膜后加DOTAP和DC-Chol组分别与中性脂质体组、非脂质体疫苗原液组、PBS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脂质体成膜水化后加入DOTAP或DC-Chol制得的阳离子脂质体疫苗免疫原性强于中性脂质体疫苗;脂质体成膜水化后加入DOTAP组与脂质体成膜水化后加入DC-Chol组进行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种阳离子脂质体免疫原性一致。[结论]成膜前或成膜后加入阳离子对两种阳离子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冻干粉的免疫原性并无显著性影响,但为加强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和简易性,选择成膜后加入阳离子作为制备阳离子修饰脂质体的最佳方法;DC-Chol修饰脂质体的最佳用量为500 μg/鼠;DOTAP修饰脂质体的最佳用量为600μg/鼠;在7d、14d、28d的免疫周期内,7d时疫苗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最高;在14d、28d时,阳离子修饰的脂质体疫苗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稍有降低,但与中性脂质体7d时的免疫原性一致,仍能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起于最初的教育阶段,当今世界科技迅速发展,
生活圈规划是未来城市规划转型、居住区规划建设的落脚点,对实现公共资源精准化、均等化配置和满足居民差异化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诸多城市陆续编制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活圈的理念难以有效指导地方生活圈的规划和实施,城市生活圈规划在具体范围划定的环节中仍有待探索。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也未对生活圈范围划定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