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城市共享单车发展迅猛,具有绿色低碳、费用低廉、灵活机动等特点,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然而共享单车在改善交通、美化环境和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存在着投放过量、乱停乱放等问题。本文结合SPSS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统计分析中的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方差膨胀系数、单样本K-S正态分布检验等方法。对共享单车骑行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上海市摩拜共享单车的投放、配送、调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城市共享单车发展迅猛,具有绿色低碳、费用低廉、灵活机动等特点,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然而共享单车在改善交通、美化环境和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存在着投放过量、乱停乱放等问题。本文结合SPSS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统计分析中的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方差膨胀系数、单样本K-S正态分布检验等方法。对共享单车骑行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上海市摩拜共享单车的投放、配送、调度、运营和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共享单车骑行时空特征本文首先运用SPSS统计分析,对共享单车的骑行时间、骑行时长、周转频率、骑行距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共享单车骑行日动态特征总体趋势呈M型分布,骑行出现了早、中、晚三个高峰时段;骑行时长方面:76.58%的用户骑行时长在20min内,其中骑行6-1 0min的用户占比31.58%;用户平均骑行时间16min;周转频率方面:周转率1-3次/日的单车有9.26%,周转率超过3次/日的单车占90.74%,这充分表明摩拜单车运行情况良好;骑行距离方面:低于3km的路程是居民选择骑行单车的主要参考距离,而2km是最优参考距离。借助ArcGIS空间统计分析,对单车骑行空间分布、骑行热点区域、单车骑行站点、骑行热点路段进行深度挖掘。在单车骑行现状方面,首先利用空间统计对各单元的单车骑行数量和活动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殷行街道、五角场街道、大场镇等地区骑行量最多,单车活动密度整体呈现圈层分布,由内向外逐渐稀疏;运用全局Moran’s I指数、广义General G统计量、局部Moran’s I指数对单车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发现在大桥街道、定海路街道、殷行街道、五角场街道、新江湾城街道、江湾镇等街道呈现高高聚集特征,其它区域呈现随机分布特征,这表明大部分单元的单车活动呈现随机性。基干核密度估计和Getis-Ord Gi*探测方法提取单车活动热点区域,发现具有连续性、区域性特征,且主要分布在杨浦区、宝山区、虹口区、黄浦区、普陀区等区域。使用OD模型和渔网功能获取的骑行站点数量众多、密集度高,基本覆盖上海市主要城区,租借归还站点共计27846个,骑行均衡站点3885个,占骑行站点总数的13.94%,这表明单车的调度优化极其重要。利用网络分析模块(Network Analyst)中的最短路径分析函数和网络核密度估计得到的单车骑行热点路段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分布特点,并且集中分布在杨浦区、宝山区、虹口区等区域,其它区域也有热点路段零星分布。(2)共享单车与城市要素空间关联性特征首先,对可能影响共享单车骑行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数据获取及预处理工作,选取道路、建筑、人口、公交、地铁等数据为自变量,以摩拜单车骑行数量为因变量。采用方差膨胀因子与Moran’s I指数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检验,对筛选获得的自变量与因变量构建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探索城市要素与单车活动的相关度。全局回归模型拟合度指标校正后R2为0.545;模型性能指标阿凯克信息准则(AICc)值为167.688;模型稳态显著性检验的Koenker(BP)值为19.3985,并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的拟合度和显著性显示出变量间存在空间非稳定性,因此该模型的描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校正后R2为0.810,解释能力提高了 26.5%;阿凯克信息准则(AICc)为119.373,相比OLS模型减小了 48.315,该模型性能更好;对于衡量样本数据拟合度的Residual Squares指标,值越小表示模型越拟合样本数据,OLS与GWR模型的Residual Squares值分别为31.832和11.004,说明GWR模型的更加拟合样本数据。综上所述,不论是模型的性能还是拟合度,都证明GWR模型优于OLS模型。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城市要素与单车活动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并且这种关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实验结果发现:回归系数平均相关度由高到低为建筑、人口、POI、地铁、公交、道路,回归系数变化范围由高到低是建筑、道路、公交、铁站、POI、人口,且影响因素回归系数中建筑的标准差最大。
其他文献
相比于传统贵金属等离激元,石墨烯等离激元由于其动态可调谐性、极强的近场局域性、低损耗等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光电探测、光电调制和光学传感等领域。现有的基于石墨烯等离激元效应的传感器往往只有单一的谐振模式,无法满足分子多种指纹谱的检测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设计石墨烯等离激元多谐振分子指纹检测器件结构,增强被测分子的振动指纹信号,从而实现对分子多种指纹谱的检测,为石墨烯等离激元效应在分子指纹检测中的
近年来,智能驾驶系统在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例如,当前的智能驾驶系统不仅在对外界目标信息的理解上与驾驶员存在解释性差异,而且也无法像真正的驾驶员一样通过对交通场景的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本论文以智能驾驶系统中的视觉注意机制为背景,结合驾驶员真实的操纵行为以及深度学习技术,对驾驶员视域内的注意区域提取方法进行研究,旨在通过预测驾驶员的注意点,来提取影
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通信系统的功率消耗急速增加,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逐渐增加。为了满足绿色通信的需求,系统的能效研究成为5G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大规模MIMO技术作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其在基站端配置大量的天线,从而显著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然而,随着天线数目的增加,系统消耗的总能量也在增加,从而导致系统的总能效下降。因此,对大规模MIMO系统能效的研究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内
土地覆盖数据是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环境建模、陆表过程模拟、地理国情监测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数据。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计算机存储及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全球土地覆盖制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正逐步从中低分辨率向30米中高分辨率过渡。然而,考虑到地球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各产品制图策略间的差异性,用户如何从多种全球30米土地覆盖产品中挑选最合适的数据集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全球30米土地覆
煤炭资源是支撑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大规模高强度的煤炭开采所产生的下行裂隙,必然引起生态脆弱矿区水资源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目前,用于修复煤炭开采下行裂隙的材料常含有化学添加剂,虽能填堵裂隙,但同时也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化学污染。微生物介入修复技术是一种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的新型环保固土技术。本文旨在将MICP应用在陕北神南煤矿区煤层开采形成的下行裂隙修复中,通过对下行裂隙的
钛合金具有相对密度低、热强度高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航海、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低硬度以及差的减摩耐磨性能一直以来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瓶颈。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薄膜,是一种低摩擦系数、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类似于金刚石的新型薄膜材料。液相电化学沉积技术具有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实现工业生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磨损和腐蚀是碳素钢机械零部件表面失效的主要形式。伴随着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WC增强Ni基熔覆层以其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在表面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碳素钢表面制备了微米、亚微米和微纳米复合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分析了不同尺度WC增强Ni基熔覆层的组织结构及成分分布,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熔覆层的摩擦磨损性能,阐明了 WC的尺度效应对Ni基复合熔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陕北横山矿区年产煤炭5000余万t,煤矸石年排放量高达700万t。大量的煤矸石堆积不仅占用土地,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横山矿区煤矸石中重金属元素高度异常,研究其中重金属元素赋存状态及其钝化修复技术,有助于解决煤矸石堆放、矿井充填和利用过程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本文以横山矿区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煤矸石基本性质和金属元素赋存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分析和BCR连续提取等方法研究了麦饭石、沸石、偏高
我国煤自燃及瓦斯爆炸灾害非常严重,煤自燃产生的大量可燃性气体与高温环境促发了瓦斯爆炸。因煤自燃导致的瓦斯爆炸事故,不仅对矿井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有着不极大威胁,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损失。本文采用高温程序升温实验和20L爆炸球实验,对不同氧浓度下燃点处多元可燃气体爆炸危险性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温度下不同多元可燃气体配比的爆炸极限参数及爆炸危险性。并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出煤自燃特征温度点处多元可燃气体的爆炸危险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甚至消除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是我国煤矿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基于安全管理、精益管理以及系统动力学等相关理论,开展煤矿精益化安全管理研究,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指导、现实意义。以精益管理的方法和思想为指导,结合系统动力学的解决问题思路,将系统动力学运用到煤矿的精益化安全管理中,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精益化安全管理基础理论和动态体系进行了研究,构建煤矿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