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探讨中医体质与IGT的内在关系和规律,为IGT的中医体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IGT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就诊人群和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人群的病例,依据IGT诊断标准,运用中医体质标准进行分类,询问入选者一般情况,确定体质证型,行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做血脂、肾功、血压、心电图等相关指标的测定。采用SPSS16.0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入选者共153例,其中单纯型体质98例(64.05%),复合型体质55例(35.95%),故本课题主要探讨IGT人群单纯型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其特点。(2)单纯型IGT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为:痰湿质35例(22.88%),阴虚质21例(13.73%),血瘀质13例(8.50%),湿热质12例(7.84%),气虚质12例(7.84%),气郁质5例(3.27%)。复合体质中兼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分别占65.46%、38.18%、36.36%、30.91%、14.55%。(3)单纯型主要五种体质间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OGTT2hPG)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主要体质类型的BMI由低到高分别是: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阴虚质与其他四种体质均有显著差异(P<0.01);五种主要体质间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无显著差异;血瘀质的肌酐、尿素氮、心电图异常率较其它四组高。结论:(1)IGT人群的体质类型表现为单纯体质和复合体质,其中单纯体质所占比例较大。(2)单纯型IGT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湿热质。(3)五种主要体质间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相比无显著差异。五种主要体质中痰湿质的BMI最高,其次为气虚质,血瘀质的肌酐、尿素氮、心电图异常率最高,提示痰湿质大多为肥胖之人,血瘀质的预后可能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