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广西产药材白鹤灵芝 Rhinacanthus nasutus(L.) Lindau(Justicianasutal;Rhinacanthus communis Ness)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叶子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并对白鹤灵芝的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研究进,为合理开发利用白鹤灵芝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对白鹤灵芝进行系统成分预试验。利用硅胶柱层析柱色谱法对白鹤灵芝叶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四大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批次白鹤灵芝中伞形花内酯的含量,色谱条件:XtimateTM-C18色谱柱(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25:75),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18nm,进样量为10μl。利用蒽醌类成分与醋酸镁反应显红色的特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白鹤灵芝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不同时期白鹤灵芝的蒽醌含量。 结果:从白鹤灵芝乙酸乙酯部位共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伞形花内酯(3);HPLC法测定伞形花内酯含量,白鹤灵芝中伞形花内酯的含量在0.008-0.04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7),不同生长年限、地点的白鹤灵芝中伞形花内酯的含量差异大。白鹤灵芝总蒽醌的含量在0.0044~0.0154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4),不同采收地点的白鹤灵芝中蒽醌的含量存在差异。 结论:从白鹤灵芝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三个化合物,其中伞形花内酯为首次分离得到。在利用HPLC测定伞形花内酯含量实验中,样品的回收率为100.12%,RSD=2.16%(n=6),说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白鹤灵芝中的伞形花内酯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鹤灵芝总蒽醌含量,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该研究为白鹤灵芝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