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美国次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都带去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与探讨。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体,其所受的冲击在各行业中最大,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多认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机构的杠杆过高所导致的。而监管当局也认识到了其中的隐患,颁布《巴塞尔协议Ⅲ》将杠杆率作为监管商业银行的新工具,引入杠杆率限制商业银行表内外风险蔓延,我国银保监会也适时地提出了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来监管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商业银行的运营情况关乎国民经济命脉,因此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也一直是学者们不断进行和挖掘的研究重点之一。此外,近年来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成为被热议的话题。杠杆率作为重要的银行监管工具,必然在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控制的同时影响其经营绩效情况,适度增加杆杆率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但过高的杠杆率则会反过来增加金融风险并制约银行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商业银行杠杆率水平及其监管以及杠杆率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两方面出发,探究杠杆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何种影响。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7年我国26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银行,搜集并整理各家商业银行的杠杆率水平和相关财务指标数据,此外,对杠杆率进行HP滤波处理,求出其周期值,将该结果的绝对值作为衡量杠杆率波动程度的指标,对杠杆率、杠杆率波动和商业银行经营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对杠杆率监管理论及其优缺点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杠杆率水平进行简要分析。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水平普遍在监管要求的水平之上,并且整体呈上升趋势;而从不同类型的银行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各类商业银行间的平均杠杆率水平差异逐年缩小。其次,本文采用的是因子分析法对样本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与分析,计算得出量化的经营绩效得分,将其作为被解释变量,主要解释变量有两个分别为杠杆率和杠杆率波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回归结果显示,杠杆率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存在显著负效应。此外,本文还进一步以Z-SCORE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杠杆率上升能提高商业银行的Z值,Z值的提升表明银行风险偏好的降低。此外,为保证结论稳定性,本文进一步引入虚拟变量代表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进行回归,得出结果与总体回归结果一致。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总结结论,并分别从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两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