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介入时间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目标是测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介入时间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按康复介入时间分为早期康复组(发病后72小时内),常规康复组(发病后72小时到7天),两组患者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初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年龄56?85岁,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线的神经功能评定无统计学差异.早期康复操作按照中国卒中康复指南规范化方案统一进行,康复治疗前、1月及3月分别采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定测评,分别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变化.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线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程度及各量表评定结果2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组内在1月末和3月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评定与前一次评定均有显著改善(P<0.001)。两组组间早期康复组1月末、3月末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评定均较常规康复组改善(P<0.05),其中3月末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更明显(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早期康复治疗促进脑功能重组和神经可塑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发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平稳后的72小时到1周常规康复组相比,病情平稳后72小时内开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更好,且安全。研究结果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与卒中后抑郁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将8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规范的个体化康复治疗,主要包括Bobath康复运动训练(包括:良姿位,逐步进行坐、立、行走等训练);同时联合心理干预或抗抑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2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NMD)评分治疗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变化,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抑郁程度,卒中分型等方面基本一致,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第12周卒中后抑郁总有效率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两组在康复治疗中通过观察未发现不良事件。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个体的规范化康复治疗不仅对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同时对抑郁状态有一定程度改善。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第三部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相关因素研究目的:探索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江湾医院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一般情况、既往史评分、伴发病评分、汉密尔顿评分、MMSE评分等方面进行调查评定,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与Logistic回归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效果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文化程度(r=0.52,t=2.10,p=0.032)、既往史评分(r=0.82,t=9.71,p=0.000)、伴发病评分(r=0.66,t=2.23,p=0.033)、汉密尔顿评分(r=0.63,t=3.86,p=0.005)及MMSE评分(r=0.56,t=2.75,p=0.012)和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效果都和这些因素相关,回归系数β分别为0.41、1.53、1.02、0.51、0.8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和与文化程度、既往史评分、伴发病评分、汉密尔顿评分、MMSE评分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