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与以管制为本质特征的全能统治型行政模式具有紧密的内生联系,行政审批在一定阶段内对资源配置、社会风险控制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调适,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也在持续推进。中国的行政审批改革自上世纪70年代拉开帷幕,持续至今已有近四十年。本文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入手,回顾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与问题,引出了关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实践,梳理了从行政服务中心到行政审批局的嬗变,实际上探究了行政审批局的发生逻辑——行政审批局是当前政府为治理行政审批"一长四多"问题、改善营商环境的针对性探索。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行政审批局构建的理论基础、组织结构、流程再造与目标模式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与总结,并基于当前江苏四个试点的运行实践,探究了行政审批局在构建与运行过程中的动力与梗阻。行政审批局的构建有着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它汲取了有限政府理论、整体政府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中的养分,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调整、审批流程的再造,在重视质与量的同时进行审批权力及事项的横向配置、深度整合,从而完成了从"程序集中"到"权限集中"、从"审管一体"到"权责一体"、从"纵向分割"到"横向配置"、从"行政主导"到"优化服务"的转变与创新,实现了审批流程标准化、高效化、透明化。从当前第三方评估的结果来看,行政审批局的运行成效明显,大大压缩了环节审批、提高了审批效率,切实为群众与企业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向其目标模式——"集中审批—分类监管与优化服务—综合执法"的橄榄型治理结构迈出了重要一步。行政审批局的实践得益于政府冋应性与回应力的提高,也离不开中央的重视与地方政府的着力推进,但是作为一个新的探索,行政审批局模式自身及运行实践中也面临着合法性、协调性、衔接性等多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则涉及到立法、行政体制、人员管理等多种复杂因素。在试点成果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突破梗阻,优化改革路径,维护并升级改革成果。在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行政审批局模式作为一个重要的转换装置,的确是突破行政服务中心体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路径。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是我国行政审批局的建立还处于探索阶段,其承载的改革目标无法一蹴而就。因此当前也并不宜过分夸大行政审批局的作用,而应在谨慎推广的同时,继续协调推进其他各项改革,探索建立有限政府、责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