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鉴于FMD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在15个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政府也将FMD排在14个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充分显示了国内外对FMD的关注程度,预防和控制牲畜口蹄疫是各级政府所面临的紧迫而严峻的课题。本研究通过对盐城地区生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和疫情的监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可靠依据。1、FMD抗体监测。本研究通过对生猪的临床调查、血清学抗体监测等方法,对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有一定时间跨度的、不同日龄、品种、群体规模、口蹄疫疫苗免疫背景的猪群进行随机采样,利用O型口蹄疫绵羊红细胞致敏抗原,进行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该地区猪群血清中抗O型口蹄疫的实际抗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年3月到2005年9月共检测样品2162份,抗体效价达到2~5以上的阳性样品数量为1010份,阳性率为47%。研究发现,在规模养殖户中,所有的畜群都进行过O型口蹄疫疫苗的防疫,1203份样品中抗体效价在2~5以上的占79.5%;而在散养户中,抗体水平高低不均,在959份采自散养猪的样品中有40份样品检测时抗体效价为0,769份抗体效价在1—4。同时,为了掌握在严格按照口蹄疫疫苗注射要求的情况下,生猪的免疫效果和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于2005年3—6月选择了69头相同日龄的三元杂交猪进行了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试验,结果为受试验的三组60头生猪可在二免后15天获得100%的保护率,且可维持约60天。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O型口蹄疫疫苗的防疫注射,规模猪场能按照免疫程序,科学免疫,猪群的实际抗体水平较高,基本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但散养猪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偏低,易发生疫情。因此各生猪饲养户必须严格按照口蹄疫免疫程序要求,按时、足量注射疫苗,抗体才能达到理想的保护水平。2、FMD疫情监测。2003年3月至2005年8月,盐城地区共发生9起疑似生猪口蹄疫疫情,其中5起为输入性疫情。收集临诊上疑似口蹄疫的病料28份,用O型口蹄疫抗体致敏绵羊红细胞进行反向间接血凝诊断,研究结果表明,28份疑似口蹄疫病料经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结果为O型口蹄疫阳性。表明近几年,在现有的口蹄疫防疫策略下,盐城地区O型口蹄疫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但是该地区仍存在O型口蹄疫病毒零星散发。因此,目前应该在稳定既有的口蹄疫的防制方法的前提下,加强对O型口蹄疫病毒的监测和控制,并关注O型、亚洲I型等口蹄疫的流行和病毒毒力变化,及时加强对O型、亚洲I型口蹄疫的防疫工作。